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现行《监察法》第十九条指出:"对可能发生职务违法的监察对象,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可以直接或者委托有关机关、人员进行谈话或者要求说明情况。"作为调查措施的"谈话"制,其与中国古代监察官员根据坊间传闻即可立案纠劾的"风闻言事"制度具有极高的相似性。二者在行使其谈话权时难免会面临共同的问题,即对监察权力现实的过度使用或滥用。在当前监察谈话法律规则的供给不足的情况下,若监察用权行使过当,则易重蹈历史上风闻枉滥的覆辙,若用权不足,又则无法满足"红脸出汗"常态化的党内执纪监察要求。  相似文献   
23.
富于地方特色的"枫桥经验",屡次被中央列为推广至全国实施的基层治理模范。从历史维度借鉴其中颇具现代化意义的社会共治实践,能较好地考察和确定社会共治的话语内涵和理想图景。基于治道现代化与治术理性化的理论反思,可推导出社会共治是公私部门合作、多元主体联动的社会管理创新模式,而非高度单一化、政府独揽型的传统管控体制。历时55年而传为治理佳话的"枫桥经验",由于具有某种确定的历史昭示意义,是探讨中国特色民主法治发展道路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24.
曾哲 《法制与社会》2012,(10):102-103
区别于经济性垄断,行政垄断意指特定主体滥用行政权力,实施排除、限制竞争的非法垄断行为,业已成为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社会转型步伐的进程中建立良好市场竞争秩序的绊脚石。我国《反垄断法》虽设专章规制行政垄断,但立法瑕疵较多使得对行政垄断的规制并不如意。本文拟以行政垄断现状为切入点,对其法律规定进行反思,并提出几点愚见,希冀对该理论点有所破解。  相似文献   
25.
曾哲  周泽中 《求实》2017,(6):65-75
公民参与行政是现代协商民主理论、治理理论逐步深化的制度产物,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的重要表现形式,关乎微观民主、创新治理路径的制度实效能否有力地论证其民主合法性基础。然而,由于政府信息公开、公平听证等程序内核的缺失造成公民参与的不充分,相关问责机制的真空导致公民参与的随意性,此二者形成了公民参与行政的劣质性风险。据此,从公民参与行政的后果考量角度进行理性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完善相关程序制度、建构问责规则体系,真正确保实质性、良好的公民参与,方能实现行政法治与社会善治的双重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26.
司法公信力是司法权威的核心要素,它直接影响社会的法治效力进而关系到社会和谐的基础。公众对司法的判断力、自制力、排除力的信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7.
曾哲 《理论月刊》2007,(8):94-97
司法的目标是和平、和谐、公平与正义,而实现的手段却是斗争,是司法的公信力与拘束力。司法的生命是以人为本的,即国民的、国家权力的、阶级的、个人的人本关怀。而司法之公信力和拘束力是司法权威获得普遍服从的两大资源,失去了这两大资源,也就等于失去了法精神,失去了法精神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整个社会人本关怀与法道德和谐的基础,故司法精神的人本关怀便是司法权威的核心要素之所在。  相似文献   
28.
曾哲 《时代法学》2007,5(4):12-17
法伦理学正义价值概念应导入中国和平崛起的法律价值这一在国际法域争论正酣的发展权平等保护问题,中国"和平崛起"是对"和平发展"本质的创新表述,一国崛起的权利即为一国发展的权利。"崛起权"即发展权,而平等的发展权则是人类最基本的正当人权形式之一种。中国和平崛起的正义价值在人权之发展权上应定位为:一曰价值的基础性,二曰价值的母体性。  相似文献   
29.
曾哲 《时代法学》2008,6(6):38-44
从宗教、圣经神学语境下棼梳出的“人格”经过无数个历史时期的拐点和启示,终于演变成为当下司法实践所关怀的“人格权”。人格问题从一种宗教争议的裁决一政府行政的操作一政策的表达一转化为国家法律。圣经神学人格从宗教的创识到私法人格权的演变,再到宪法上人格权的创设,使得民主法治国家基本权利体系更加完备,更能够维护或获得普世人性的尊严和恩泽,促进人世间无论种族、肤色、贫富、民族、语言、宗教、信仰享有平等的人格自由的发展权。  相似文献   
30.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60多万字的《中国共产党广东地方史》(第一卷)终于付梓出版。今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同志特致函全省党史工作者,对这本书的出版表示祝贺。为此,本刊特约记者对该书主编曾庆榴教授作了专访。 记者:1999年3月2日,李长春同志在致全省党史工作者的信中说:“你们默默耕耘,潜心修史,征集了大批珍贵的党史资料,写出了《中国共产党广东地方史》等著作”。该书出版之际,您作为主编,有何感想? 曾庆榴(以下简称曾):这本书是在省委的领导下,在许多人特别是历史过来人和史学工作者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在省委党史研究室和全省党史工作者近20年征研工作的基础上写出来的,的确来之不易。这本书能在建国50周年之际出版,自然会感想多多。我的许多同事为征集有关的史料,为研究、编撰地方党史付出了不知多少心血,无怨无悔地将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