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4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39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毛泽东是深受我国各族人民爱戴的伟大领袖。他的一生是为国家的独立富强奋斗不息的一生,是为维护祖国统一和实现民族繁荣而辛勤操劳的一生。他深知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因此,他对我国的民族问题十分重视,对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关怀备至。毛泽东与班禅大师的交往就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希望先生和全西藏爱国人士一致努力,为西藏的解放和汉藏人民的团结而奋斗”  相似文献   
62.
2003年4月14日,市“实践‘三个代表’,优化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了“优化发展环境,政府管理创新”论坛。20多位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对北京的发展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3.
我国区域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对协调度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能源—经济—环境“3E”协调度的基本内涵进行了解析,指出“3E”协调度是定量描述特定地区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能源生产、消费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以及环境承载力、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反映的是区域经济社会运行的质量指标,其大小、状态、分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稳态表征”,是能否实现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决定性因素。文章应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对我国不同区域能源—经济—环境“3E”协调度进行了评价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4.
一、以思想解放为着力点,进一步优化创业的人文环境 当前,一些地方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的思想不同程度存在.缺乏创业的热忱,这是当前影喻创业的思想障碍。因此,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着力营造锐意进取的人文环境是当务之急。一是要加大宣传的力度。要利用各种会议和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创业光荣、致富可敬的理念:  相似文献   
65.
城市秩序环境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关乎市民福祉,关乎城市形象,既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和运行水平的外在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的文明程度。北京作为首都,城市秩序环境更是直接关系国家的形象。加强首都秩序环境建设是首都工作的重要职责。首都环境建设办课题组通过对城市秩序环境内涵、特点的研究,对首都秩序环境问题的剖析,提出了加强秩序环境建设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66.
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成立以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和首都环境建设委的领导下,在中央单位、驻京部队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立  相似文献   
67.
建立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是《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的重要内容。为使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制定得更加科学,最高人民法院在对全国法院系统案例指导实践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了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制度考察团,于2008年4月10日至17日赴  相似文献   
68.
编辑同志: 甲某因强奸罪被逮捕在押,在案件审理期间脱逃未遂。原审法院按强奸,脱逃罪数罪并罚。后经申诉复查,强奸罪被否定了,  相似文献   
69.
编辑同志: 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出的无效合同决定书发生法律效力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时,对方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或就同一事实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否执行或受理?  相似文献   
70.
编辑同志: 某甲与某乙签订了一份购销松木方板合同。合同规定某甲向某乙在规定的时间内供应一定数量的松木方板。某甲因货源不足,请某丙帮助其履行合同,某丙表示愿意。随后,某甲当着某乙的面将合同交给了某丙,但某丙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