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先秦战争法作为中国传统战争法的源头,在军事需要和人道追求的相互作用中,经历了夏商的萌芽期、西周和春秋的成熟期,以及战国的衰落期三个发展阶段。在西周、春秋时期较为成熟的礼制文明中,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出具有丰富人道追求的、包含政治和伦理特点的战争规范。先秦战争法的演变,与先秦政治体制的演变、先秦国家法度的演变,以及人文精神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2.
正近期,北京市召开社会组织领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专家研讨会。来自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和部门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与本市社会组织代表,围绕新时代对首都社会组织的新期待和新要求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部分会议发言摘编刊发。李万钧(北京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抓好"三大工程",全面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社会组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党的工作和群众工作的重要阵地。加强社  相似文献   
33.
文科专业学生的创业意识产生早,创业需求大,但是创业知识相对匮乏,这为创业教育提出了重要课题。从H大学在创业教育方面的探索发现,文科专业创业教育与学生的创业需求之间有一定差距,效果有待提高。应该加大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投入力度,引导文科专业学生从事公益创业,把创业教育与文科专业教育、就业教育、创业服务相结合,加强文科学生创业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34.
提高军事立法质量是加强和改进军事立法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完善中国特色军事法规体系的必然要求。军事立法质量标准,包括政治性标准、必要性标准、合法性标准、科学性标准、技术性标准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35.
朱晓红 《前沿》2005,(1):113-115
蒙古族民间艺术是蒙古族古老文明的象征 ,其中所包含的民族性、综合性、审美性等特征。本文通过对蒙古族民间艺术特征的分析 ,挖掘其对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 ,传承民族文化 ,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36.
论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红  伊强 《学习论坛》2007,23(8):51-54
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我们确立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性目标,而这一目标又是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的社会日益表露出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的迅速增长,社会的高风险度增加。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以社会治理结构的变革为前提,只有建立一个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公共性、灵活性、负责任的多元主体治理结构,才能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37.
由政府提供医疗服务产品会产生政府失灵,民间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民间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面临着来自政府与市场薄弱的约束机制,以及社会认知的约束.在准市场制度环境下,政府需要发挥积极的作用,建立公私合作竞争的医疗服务市场、强化政府的监管、建立激励机制以实现医疗服务公益性.  相似文献   
38.
朱晓红  伊强 《求实》2006,(Z4):29-30
电力工业是社会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行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全面建立,电力行业也开始了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作为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网管型行业,具有天然垄断优势,必须要把电力管理体制改革纳入到公共管理视角之下,要把城市电力管理纳入到电力管理体制改革视角之下.  相似文献   
39.
行政荣誉与利益关系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荣誉是社会舆论对行政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做出的肯定的道德评价及其对这种肯定评价的自我意识。行政荣誉与私人利益、公共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荣誉权是行政管理人员应有的人身权利之一 ,可以为公共管理人员带来一定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 ,但是 ,为了追逐私人利益而追逐荣誉是耻辱。荣誉的获得是追求和增进公共利益的结果 ,是以公共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的道德选择的结果。行政荣誉的获得 ,意味着团体利益和私人利益都要服从于公共利益的大局 ,服从于可持续发展的大局。  相似文献   
40.
朱晓红 《唯实》2012,(2):78-81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了审视、清算和批判,揭露了黑格尔在市民社会、政治国家与法的关系问题上的唯心主义法哲学观,实现了在法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三方面对黑格尔法哲学的突破和超越,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唯物主义法哲学观。马克思的法哲学观为全面认识和正确处理当代中国转型时期国家和社会关系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