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5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借鉴人类发展史上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在市场经济运行基础上成熟起来的一种新发展理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经济法的价值定位:效益提高和公平增长。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经济法的使命有四个有机组成部分———市场主体法、市场管理法、宏观调控法和社会保障法。  相似文献   
12.
加强地方性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关键环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联动性和整体性影响.本文基于对地方性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现有研究及其价值内涵的梳理,以政治系统论为研究视角分析地方性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当前困境并结合地方实际,从构建需求输入的规范机制、强化内外支持的输入供给、树立地方性党内法规权威、...  相似文献   
13.
袁兵喜  李云霖 《理论月刊》2007,1(12):177-179
新农村建设既是对农村发展模式的提升,也是国家建设转型时期的重大战略举措.输入科学的现代平等观念、完善选举制度是落实农民平等权的两个有力支点.近期的着力方向是——农民:改革现存户籍制度,搭建平等的平台;农业:增强农业发展能力,夯实农民立身之基;农村:落实农民平等的社会权利,创建公平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4.
宪法中的公民图像包含了政治性、社会性、自然性三种属性,三者之间的消长变化在引领基本权利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宪法变迁。我国宪法对公民图像的反映,经历了突出政治性、兼顾社会性,降低政治性、提升社会性,弱化政治性、突出社会性且关注自然性三个阶段。公民图像在基本权利中的反映,展示了基本权利立法保障的进步与缺失,同时也昭示了基本权利立法保障的文化价值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