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59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5月21日下午,来自北京的两位律师在结束了对邓玉娇一天的会见之后,大呼"丧尽天良、灭绝人性",然后掩面哭泣,多次失态,并且公开向众媒体宣布邓玉娇明确告诉律师自己受到了性侵犯,胸罩和内裤就是证据.律师称这些足以将强奸罪行固定下来的证据至今没被警方提取,此案可能存在重大取证失误,于是紧急呼吁警方保护证据.  相似文献   
82.
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公务员法草案,进一步明确了公务员的范围,除了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全部纳入了公务员范围外,还将法官、检察官也列入了公务员范围。笔者认为,将法官、检察官列入公务员范围的“泛公务员倾向”不利于我国法治建设,不仅会造成我国法律体系的混乱,而且还会影响我国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草案将法官、检察官纳入公务  相似文献   
83.
在企业工作,员工领工资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在山东滨州一公司里,却出现了员工的父母也能同时领取"孝工资"的新鲜事。所谓"孝工资",是公司按照一定标准给员工的父母发放工资,是代替员工尽孝道的一种企业行为,该部分资金完全由公司  相似文献   
84.
在社会各界对电力行业高收入讨伐声浪不断,一些电力企业相继开始降薪行动之时,中电联副秘书长范继祥表示,电力行业的高收入是合理合法的。并指出,舆论对电力行业高薪问题的认识过于偏激,“是不客观的”,很多电力行业的基层人员认为他们被冤枉了……(8月8日《经济观察报》)范继祥的“合理合法”说的依据之一是,电力行业的高收入与工资制度改革有关。称1997年电力行业实行承包后,在工资制度上,电力企业实行每年年终按照完成任务的情况分配奖金的绩效考核制,由于对管理层实行年薪制,分配时管理层收入就比较高。对于这一理由,不用坊间辩驳,早在2…  相似文献   
85.
尽管周久耕的"人肉搜索反腐第一案"取得了初步的胜利,触动了各级官员,显示了网络监督的力量,但笔者却并不看好这一反腐方式。一方面,人  相似文献   
86.
本刊上期专题对如何看待领导干部"身边人"及"身边人"带给领导干部怎样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的腐败犯罪表现出一些新特点,其中包括领导干部"家里人""身边人"参与作案,形成窝案串案,涉及面广,影响恶劣。为此,国家通过修改刑法加大了对这类腐败犯罪的打击力度。《刑法修正案(七)》明确规定,在职或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的"家里人""身边人"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影响力索贿受贿,也将被追究刑事责任。由于"身边人"参与腐败行为比起领导干部直接索贿受贿情况更复杂,更具隐蔽性,要真正做到有效打击,将刑法新规定落到实处,恐非易事。如何切实帮助领导干部成功突围"腐败包围圈",营造和形成"廉政包围圈"。这已是反腐新形势下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迫切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7.
暴露地方立法缺陷2009年1月18日,《徐州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获得江苏省人大常委会通过。条例规定,未经允许,擅自散布他人隐私,或在网上提供或公开他人的信息资料,对发布者、传播者等违法行为人,最多可罚款5000元,情节严重的,半年内禁止计算机上网或停机。此措施引起很多网友关注和质疑。  相似文献   
88.
对于广大公众来说,政府预算首先不是看不懂的问题,而是看不到的问题。对于人大代表来说,看不懂是主要的,因为每年的人大会议上,各级人大的代表都要审议该级政府提供的政府预算并作出决定——佃普通老百姓却看不到。从财政民主角度来看,公众应该能够方便地通过网络、纸媒或者到政府部门去查阅到预算文本。只有这样,公众才能将预算与政府的实际开支进行对比,如果发现一切都符合预算的规定,必然会对政府增加更多的信心;如果发现有违预算案的情况,也可以及时通过合法渠道予以监督,使违背预算案造成的国家损失最小化。  相似文献   
89.
李克杰 《法治研究》2013,76(4):99-108
犯罪概念的层次性决定了《刑法》第13条规定的一般犯罪概念只能是"立法依据"而非"司法标准"。罪刑法定和废除类推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的良好衔接,让《刑法》第13条的"但书"规定同时失去了立法和司法的适用空间。而依据我国违法行为社会危害程度分级和相应的违法处罚体系,"醉驾"是犯罪阶段的专用概念,属于严重违法,在这个层面上不可能存在一个连治安管理处罚都"应当减轻或者不予处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之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