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003年对于中国新发展观的确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断地倡导和呼吁,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我们今后要特别注重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在经济开始新一轮增长,市场日益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力量,发展不协调有可能进一步加剧的情况下,这种强调具有了更加深刻和更加紧迫的意义,也预示着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和新发展战略的形成。  相似文献   
22.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我们必须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的高度,深刻认识改善民生、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23.
对性别研究和女性主义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孟宪范主编)一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转型期中国妇女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是妇女研究的一部力作。这一课题历时三年半,16位学者对女大学生就业、保姆的生存状况、流动女性的安全健康、贫困地区妇女生殖健康、家庭暴力、性骚扰、网络中女性的性别重构空间、女性写作等问题进行了实际调查和探讨,具有重大现实和理论意义。《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一书定位于经验研究,从法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劳动经济学、卫生经济学、文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对特定历史时期妇女的生活世界、精神世界进行了描述和性别分析。该书主编孟宪范在“弱嵌入性与女性研究———代前言”中指出,将经济社会学“弱嵌入性”引入女性研究和用“中层理论”指导经验研究的探讨富有新意。该书是以经验研究为基础的跨学科性别研究的一次成功实践。2004年8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召开了“回应转型社会推进妇女研究———以《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为例”的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及该书的部分作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结合该书的意义、特点和研究方法,探讨了女性/性别研究理论及其在中  相似文献   
24.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由于黑白灰具有优先唤起视觉神经感知的特性,最能引起人们视觉的关注,而且能打动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艺术表现的角度看黑白摄影,由于需要把五彩缤纷的彩色世界转换为单纯的黑白灰天地,把各种的彩色关系概括和凝炼成多种黑白灰的阶调关系来表现被摄物体,这样就构成了黑白摄影独有的特殊语言。黑白摄影的特殊语言涉及到黑白灰的造型语言、情感语言和关系语言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5.
这是一本蓝皮书,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几年推出的“皮书系列”之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成立以来发表的第11本年度“社会蓝皮书”。本书分为发展篇、调查篇、改革篇、专题篇、阶层篇。这些篇目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未来的走势和发展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26.
摄影的艺术形象是瞬间捕捉而成的,在创作过程中从艺术构思到艺术表现,往往是极其短暂的,特别在纪实性和时间限定性方面与其它艺术门类有着鲜明的区别。在摄影创作的瞬间中平衡好理智与情感关系,使理智和情感同步发展和深化,才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摄影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27.
李培林 《新视野》2000,(4):46-48
当我们跨进21世纪门槛的时候,中国的社会结构变迁也提出两个巨大的挑战。其一,由于长期实行的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中国的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发生严重的背离。到1998年,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的比重已经降到18%,农业和非农产业的产值比例结构是18:82,但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劳动力比例结构仍然是49.8:50.2,而乡村和城市人口的比例结构是30:70。城市化水平如此严重地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这在世界现代化历史上都是很罕见的。不仅1.25亿乡镇企业职工至今依然是农民身份,就是已经在城市就业的约 6000-…  相似文献   
28.
从"农民的终结"到"村落的终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培林 《传承》2012,(15):84-8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把几亿传统的农民转变为职业工人,规模如此巨大的非农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在世界工业化历史上还不曾发生过。农民和村落的终结是一个巨变,但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伴随着无数不为外人道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29.
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锦涛同志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社会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  相似文献   
30.
重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十一五”时期,应深化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进事业单位的机制改革、大力加强社区建设和促进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使政府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