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新刑诉法第四十七条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然而,那些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被害人、证人是否完全适应控辩式庭审当庭质证的模式,这一模式对未成年被害人、证人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不出庭质证对案件庭审的顺利进行和判决的正确性、公正性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如何消除和减少这种影响等问题,值得探讨.笔者认为,为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体现立法精神,控辩式庭审中未成年被害人、证人以有条件地不当庭质证为妥.主要理由是:  相似文献   
62.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人民检察院履行民事、行政法律监督职能,开展民事、行政检察工作,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案件来源难。 最高人民检察院虽然对民行案件来源作了规定,但从实践来看,群众主动申诉、单位检举的民行案件很少,民检部门自己深入社会寻找案源,又存在面广力量小等困难。为解决案源问题,从法院借阅裁判文书并从中开辟案源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法律没有明文规定,这种方法只能通过与法院协调关系来实施,主动权仍掌握在作为被监督者的法院手中。因此,案源依然是个“老大难”问题,不从立法上解决案源问题,查办抗诉案件就始终难以摆脱“无米下锅”的困境。  相似文献   
63.
近年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犯罪频发,特别是针对民航航班的虚假"炸弹"威胁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不是传统的犯罪类型,因此,司法机关没有做出任何司法解释。诠释和厘清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中的若干问题,可以更好地为司法实务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4.
政府人工成本是指政府机关行政人员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人员的配置、使用、开发和保障所发生的费用支出 (不包括公用行政支出部分 ),它是衡量政府行为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国家人事部宋德福部长指出:“机关不讲成本是一个弊端,要成为‘廉价’的机关就要讲成本,要建立花钱少、效率高、服务好的机关,就必须讲成本”。因此,注重研究和探讨政府人工成本问题,推动政府机构的改革,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适应并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最近,笔者就此问题,对苏北…  相似文献   
65.
近年来,网络领域的财产权问题渐成热点,已成为一个引起社会广泛讨论的法律问题。对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价值确定以及相关举证责任的分担,应根据公平和客观的原则加以认定和区分。  相似文献   
66.
女权保护不仅是立法的任务,更须在司法中得到落实,如何适用法律对妇女权利保护至关重要。在民国一起妇女诉请别居案中,虽然《中华民国民法》并未规定别居制度,按照民法传统理论,当事人不能享有诉请别居的诉权。然而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司法官秉持社会本位司法理念,突破法律常规,以保护妇女权利的社会价值共识指导司法过程,赋予妇女诉请别居的诉权,并在别居后的权利义务安排上予以照顾,从而使妇女权利得到了保护。  相似文献   
67.
虚假恐怖信息包括令公众产生恐惧和不安并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生化威胁、爆炸威胁、放射威胁等类型。虚假恐怖信息具有虚假性、恐怖性以及现实可能性。社会发展不协调带来的问题、整体法律意识低,以及相关法律的不完善是引以发虚假恐怖信息威胁民航的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应从做好社会矛盾的疏导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从严惩治违法者等方面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68.
地方政府是公共服务提供的主导者,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已经成为我国在新世纪的重要战略目标。10年来,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增长速度非常快,一个地区公共服务支出总量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公共服务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基本变化不大,地方政府间存在模仿性策略行为;国家的转移支付,对西部地区均等化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对于中部和东部来说,作用不明显,甚至有“劫富济贫”的倾向;从区域分析来看,四大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加强,东部与东北地区公共服务优势缩小,西部地区得到改善,中部地区一直处于不利地位。因此,迫切需要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加大公共服务投入,优化支出结构;建立以公共服务产出为导向的转移支付制度;增强中央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责任,以基本需求战略为核心,建立公共服务全国最低标准;整合市场与社会的力量,形成多元化供给的格局。  相似文献   
69.
70.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评估:模型与案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娴  李文军 《探索》2006,(2):90-92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今我国社会建设的最大理念。本文在参考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简明而实用的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度评价模型,并给出评价案例说明模型的运用与分析。本文的研究对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估和领导政绩考核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