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马海伟  李晓伟  胡适 《学理论》2012,(32):273-274
红安精神是我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不断实践和总结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以及深入人心的"一要三不要"和"一图两不图"是最具代表性的红安精神阐述。近年来,依托高等教育培养国防生已形成为军队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方式。国防生在依托培养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对红安精神的重新阐发,将对当代国防生的培养有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也是践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培养"打得赢,不变质"的军事后备人才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2.
我们所倡导的每年9月22日——"世界无车日"活动,是对广大民众和城市管理者提出如下要求:第一,是让我们恢复行走和积极运动的本性,并不是拒绝汽车,是要唤起广大民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第二,在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加快发展环保科技、设计和拓宽非机动车道、优化更新公共交通  相似文献   
13.
大学班主任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重要部署[1],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也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个和谐的大学校园必将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班主任是学校管理的具体实施者,我们要强调管理学生机制的和谐,自然具体体现在班主任的实际管理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各地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正逐渐取得社会各界的共识,并在实际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以青岛为例,依照参与程度的不同,主要有直接参与型、产业带动与帮助自立型、公益捐助型等多种切实有效的典型模式,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在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发挥着特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青岛渔村产业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推动青岛渔村经济健康发展,应合理调整渔村产业总体布局;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生态渔业发展;大力发展远洋捕捞,控制压缩近海捕捞,保护增殖近海渔业资源;鼓励渔村引进高新海洋产业项目;加强渔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渔村、渔港、渔场一体化建设模式;深入推进渔村海域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对渔村人才的教育培训与引进工作;加快发展渔村休闲渔业;加强渔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建设;大力推进渔村名牌战略;建立完善的支持渔村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对发展问题的研究。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即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状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这是他对人类社会最重  相似文献   
17.
闫东洁  李晓伟 《党建》2014,(5):34-35
正在"全民上网"、"全时上网"、"人人拥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政府部门信息发布的这些优势逐渐"降温",直接削弱了政府的形象和权威。新媒体环境下政府部门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笔者选取了2009—2014年备受关注的45个突发事件,如"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北京"7·21"特大暴雨、黄浦江死猪事件、昆明"3·01"暴  相似文献   
18.
我是来服务百姓的 2012年5月,时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的伊力哈木·斯拉木接到调令,被选派到20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省汝州市挂职锻炼。  相似文献   
19.
高校贫困生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贫困生现象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城乡差距导致的"因学致贫",也有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少数城市贫困生,还有高校收费制度不合理、解困措施不到位等方面的原因,使贫困生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目前高校贫困生工作存在一些问题,除了争取社会各方面支持外,高校各部门还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做好贫困生工作。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既继承了中华民族“和”文化的精粹,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在对三代领导集体执政兴国的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做出深刻总结的基础上,逐步提出、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具有深远的思想理论渊源。一、中华民族”和”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和’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早在公元前七世纪,伯阳父(又称史伯,周幽王时的太史)同郑桓公谈论西周末年政局时,就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光辉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