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法律   6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如果我们将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浓缩地理解为一种国际舞台上的国家之间的“吸引力”,那么“国内软实力”则应当是一国政府或者执政党对于本国公民的吸引力,以保证自己能够长期执政。既然如此,那么加强我们“国内软实力”的建设,就要以人为本,化解社会矛盾与冲突,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加强我国“国内软实力”建设离不开法治作为支撑。一方面要提高制度建设的水平,充分发挥制度所具有的预防纠纷、减少冲突的功能,进一步提高法律制度应对社会矛盾和冲突的能力;另一方面,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要求法官在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的时候要注意采用恰当的立场。  相似文献   
22.
由于有限理性、交易成本、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大量的不完全合同。在英美法系国家,默示条款制度即是解决合同不完全性的相应制度。根据添加默示条款的依据可以将其分为三类:事实上的默示条款、法律上的默示条款、习惯上的默示条款。其中,法律上的默示条款又可以分为判例法上的默示条款与成文法上的默示条款。通过考察事实上的默示条款、法律上的默示条款以及习惯上的默示条款,可以看出,主导着法院添加默示条款的实质性思维方式是法律经济学。无可否认我国合同法律体系中存在着实质意义上的默示条款制度,但欠缺体系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