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人活着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个精神就是百炼成钢的精神,有了这点精神,即使身体伤残,也决不在光环之下碌碌无为;有了这点精神,就一定能坚守在一线战位,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站岗放哨,做新时代的钢铁战士,一个合格的兵!  相似文献   
22.
瑞典和丹麦两国都具有组织严密、运作有序的工会组织网络和强大的产业工会体系,并建立了政党、工会与资方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有效机制,特别是通过集体谈判,有效地维护了雇员的利益,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23.
中俄能源博弈中的国家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中俄最近签署的文件能够实施,未来的5~10年俄罗斯将成为中国能源市场上最重要的伙伴之一,俄罗斯将在2011年提供中国20%的进口能源。不过市场分析家们对这些协议能否得到落实表示担忧,担心普京只是以此为诱饵换取更多的贸易优惠,或是在天然气问题上打中国牌来压制欧洲,甚至还有认为俄罗斯至今还在阻挠中国取得中亚能源开采权的努力。  相似文献   
2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产业和产业职工队伍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涉及各个产业职工切身利益的问  相似文献   
25.
今天我们在独联体国家看到的这些不断上演的自下而上的革命,正是当初导致苏联解体的自上而下的革命后遗症的全面爆发。反抗运动的开始塔什干对安基延骚乱的官方解释是,这是一场极端宗教势力挑起的反政府暴力犯罪。但无论是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内还是在境外,这次事件都被看成是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关注中亚局势的人应该还记得,1997年同样发生在鸟东部城市的那曼卡  相似文献   
26.
嬗变中的上合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强 《南风窗》2007,(17):70-72
从此次峰会的现状来看,上合不但没有像一些媒体所渲染的那样,成为一个有威胁的国家集团,而且到现在为止,也还称不上是一个步调一致的组织。  相似文献   
27.
潜流于地下的事件进程同我们认识它们的能力之间总是有巨大的差距。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的“颜色革命”在2003和2004年的冬天以“天鹅绒革命”的不流血方式先后发生后,吉尔吉斯的春天迎来的却是一场类似骚乱的国内政变。不过,对西方媒体来说,尽管出现了一些人员伤亡以及暴乱和抢劫这样的事件,吉尔吉斯发生的事仍然可以让新保守主义者在他们“民主革命”的光荣簿上再浓墨重彩地记上一笔。而“颜色革命”的“民主效应”也确实在继续:  相似文献   
28.
中俄关系:坦诚,再坦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强 《南风窗》2007,(8):73-75
尽管去年达成的中俄天然气协议至今仍停留在纸上,而远东石油管线的落实也未有确期,尽管双方最近对中亚能源的争夺有所加剧,而莫斯科不久前又对中俄民间贸易做出严厉限制,但从毛泽东—斯大林时代以来,中俄关系从没像现在这样密切。在胡锦涛和普京今年的首次会晤中,双方针对美国单边主义发表了关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联合声明,签署了2009年联合探测火星的协议,中方还承诺向俄国商品全面开放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29.
梁强 《南风窗》2007,(11):69-71
这一次美俄之间出现了真正的冰山,其中最坚硬的一座就是反导问题。它不仅影响到两国双边关系,更因为其中大的战略意义也对中国的战略选择有着微妙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5月下旬布什对俄的正式访问引起世人普遍关注,对俄来说,这是近一年来外交政策调整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此后,俄还积极参加了俄国与北约、俄国与欧洲以及上海合作组织等一系列高峰会晤,从而标志着普京对俄外交政策的调整达到了一个高潮.此次调整从2001年秋开始,由普京亲自主持,涉及到俄外交政策的主要方向和层面,其幅度之大,影响之深,都是俄立国之后从未有过的.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报告认为,"普京总统的对外政策显而易见地转向,已经成为美国‘9·11'恐怖袭击之后全球战略调整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这一切均表明,俄已逐步确立了普京时代的新外交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