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9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10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客观真实管见——兼论刑事诉讼证明标准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本文对我国刑事诉讼中关于客观真实的证明标准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 ,进行了科学的辨析 ,并对在运用中的利与弊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总结。着重从刑事证据的本质特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 ,以及司法实践适用中的问题等方面 ,论证了客观真实理论上的局限性和实践中存在的弊端 ,从而提出应把法律真实作为刑事诉讼的证明任务和要求 ,把排它性作为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并进行了科学的论证  相似文献   
112.
我国刑事鉴定制度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随着刑事犯罪的科技化和智能化 ,刑事鉴定对于探明案件真相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法律对刑事鉴定的许多问题未作规定 ,或虽有规定 ,但又是散落于各个司法解释、法规、规章之中 ,且互相冲突。因此 ,全面探讨国外两大法系刑事鉴定立法模式的现状及优缺点 ,探求适合我国特点的刑事鉴定制度 ,对于我国司法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特别是对于刑事诉讼法修正后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价值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鉴定体制的改革与完善鉴定体制往往是与一国的司法体制紧密相联的。英美法系国家分散型的司法体制决定了其鉴定体制也具…  相似文献   
113.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背景下侦查程序的改革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背景下,从制度层面上,我国侦查程序改革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犯罪嫌疑人在侦查程序阶段的主体地位,以及改变侦查机关过度依赖口供的现象.侦查程序的改革主要包括侦查内容转向诉前调查取证程序、权力失范转向权利救济、程序相对封闭转向程序适度公开、口供本位转向物证本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4.
“法治”观念在东西方都有着悠远的历史。进入近代以后,源自对商品经济所产生的利益的关切,西方社会重张“法治”的旗帜,并推动了“法治”的实现和制度化。“法治”的字面意思是法律的统治。从广义上说,法治意味着所有人都应当服从法律,接受法律的治理。但是在现代政治理论和法学理论中,对法治的理解往往侧重于其狭义的解释。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现代法治的精髓在于政府应受法律的治理,遵从法律。法治与人治相对立而存在,法治理念也常常被表述为:“政府由法律而非由人来统治。”但是,如果认真推敲,这一命题显然是存在问题的。《孟子·离娄》有云: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任何国家在推进法治化的进程中都不可能否定人的因素的存在,失去了维系法治理念延续的具体运作者,法治建设最终将沦为完全与实务相剥离的单纯的立法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法治最终还是要依赖于人的治理。  相似文献   
115.
美国通过可靠证据遏制刑事错案的机制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学界与实务界普遍认为通过可靠证据来遏制刑事错案的发生是非常积极且有效的,因此从宏观上构建了通过可靠证据来遏制刑事错案的机制。该机制以证据为根本,以证据的收集为起点,以证据的保全为核心,以证据的审查判断为重点,对与证据相关的诉讼制度进行逐步的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6.
速裁程序是轻罪案件落实认罪认罚从宽的程序载体,是构建轻罪诉讼体系的有效抓手。随着认罪认罚从宽立法化、制度化,中国刑事诉讼的模式正由对抗式向合作式转型,由权利保障型向协商合意型转化,由单一模式化向多元体系化发展。在诉讼模式转型背景下推进速裁程序发展完善,要转变诉讼理念,找准制度基点,把握发展方向,从轻罪诉讼分流全程化、制度设计层次化、配套保障体系化三个维度,进一步激发速裁程序内生动力,有效整合司法资源,更好发挥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117.
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中的基本原则对于中国的刑事诉讼法修改具有重要的影响,已经成为中国进行刑事诉讼法修改时参照的一个主要标准,并成为衡量中国刑事司法正当化与否的尺度。当今世界执法的发展趋势是法律的程序化,因此,中国在刑事诉讼中有必要确立国际优位原则来处理国内法与国际法之间的关系。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中,在引入反对强迫自证其罪、进一步规范非法证据排除以及完善侦查讯问程序中被追诉人的人权,强化对侦查讯问的监督等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一定会使我国刑事诉讼程序逐步达到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中的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8.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要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完善诉讼程序,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开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进而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刑诉法再修改确有必要,应尽快纳入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19.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学学术研讨会”发言摘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 4年 1月 10 - 12日 ,由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主办、海南大学法学院协办的“教育部法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联席会议”、“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学学术研讨会”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领导、教育部法学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重点研究基地所在学校的主管领导、部分法律院校负责人和法学专家 30余人应邀出席会议。为了推动“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学”之主题的深入研讨 ,本刊决定将“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学学术研讨会”上部分学者的发言摘要发表。  相似文献   
120.
鉴定结论质证问题研究(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美法系国家将鉴定结论称之为专家证言(expert opinion),与证人证言共存于同一质证规则之中,而大陆法系国家却将鉴定结论作为独立的证据类型与其他证据并列,衍生出自己的质证规则。然而两大法系不同的鉴定结论(专家证言)质证程序各存利弊且均具有独到优势。审视我国现存的鉴定结论质证程序,从两大法系鉴定结论质证程序的融合的趋势中探寻舍理的因素.为完善和重构我国鉴定结论的质证程序提供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