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9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10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人民司法》今年第一期刊载了《试论刑事诉讼证据三要素》一文(以下简称《试论三要素》)。该文对如何依照法定程序收集充分、确凿的证据,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读后很受教益。但是,对该文把充分、确凿、合法作为刑事诉讼证据的三个要素,我们有不同的看法。什么是刑事诉讼证据的要素呢?所谓要素,应该是指刑事诉讼证据本身所具有  相似文献   
142.
在刑事诉讼中,如何贯彻落实综合治理的方针?这是公、检、法、司机关在改革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赵紫阳总理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指出:“加强和改革政法公安工作,实行综合治理,是实现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基础一环。”公安司法机关必须把综合治理工作很好地抓起来,尤其是在刑事诉讼中必须以综合治理的方针作指导,在各个诉讼阶段都要按照综合治理的要求,落实与综合治理有关的措施,才能真正完成刑事诉讼的任务。刑事诉讼中如何贯彻综合治理的方针?这是涉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和如何改革公安司法工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3.
樊崇义 《证据科学》2016,(3):261-263
党的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关于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总书记郑重地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证据收集不全,二是收集的证据违法的比较多,三是庭审达不到证据标准,达不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使庭审无法顺利进行。总之“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中央方向明确,思路清晰,决心大,指出了我们刑事诉讼中关于证据的发展道路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经过这一年多的改革,特别是最近又召开了司法改革的发展的会议,使我看到了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庭审顺利进入实质化,其中证据制度的改革、完善是核心。我认为,庭审实质化,证据制度的改革和发展集中在以下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4.
推进实施法律援助法,应以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按照全面依法治国的具体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迈向高质量发展轨道,做优做强中国特色法律援助的最广泛实践,推动中国特色法律援助理论深入发展和完善。宣讲好法律援助法仍任重道远,需持续讲好至善的法律援助故事,彰显中国特色法律援助的制度优势。此外,还应切实优化死刑复核案件法律援助的具体工作机制与配套保障措施,以确保案件办理高质量。  相似文献   
145.
樊崇义 《法学家》2023,(3):88-104+193
伴随着监察体制改革带来的职务犯罪侦查部门转隶,检察机关的刑事检察监督与监察部门的监察监督之间的关系和衔接成为当前司法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监察监督和刑事检察监督分别依托于具有混合属性的监察权和检察权,前者集党纪监督、政纪监督和法纪监督于一体,其监督手段主要体现为职务违法处置和职务犯罪调查;后者可以细分为刑事法律监督和刑事诉讼监督。通过细化两大监督的具体职能,可以发现刑事法律监督和监察监督在立案管辖范围、监督方式以及监督阶段等事项上具有差异性、趋同性和互补性,监察监督的范围覆盖检察人员,但检察机关可以在强制措施、证据材料以及退回补充调查等问题上发挥制约监察调查活动的作用。当然在实务工作中可能出现“以偏概全”“混淆概念”以及“重配合、轻制约”的失衡现象,对此,应当将两大监督置于国家权力体系之中予以审视,以国家权力监督原理为指导来进一步理顺刑事检察监督与监察监督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6.
147.
要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达到正当、科学的水准,在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中,要注意与时俱进,吃透国情,修改要有针对性;司法改革,成效显著,改革的成果要进法典;区别对待,宽严相济,程序的设计要落到实处;放眼世界,遵循规律,修改的内容要正当、科学。  相似文献   
148.
犯罪目的作为一种主观违法要素,在证明上具有困难性。犯罪目的的证明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推定;二是推论。各国对犯罪目的能否进行推定,有不同的观点。我国刑法没有关于犯罪目的推定的规定,我们认为,结果目的可以推定,而行为目的一般不能推定。推论主要是通过行为人的外在行为来证明犯罪目的存在。我国有不少规范推论的司法解释,但其中有些不是很合理。在犯罪目的直接关系到罪与非罪的成立时,用口供认定犯罪目的应当有补强证据。  相似文献   
149.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扩大了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但不会对现状形成太大冲击,其适用条件彰显了对被告人诉讼主体地位的尊重;明确了独任制和合议制两种审判组织,拉开了简易程序类型多元化的序幕;规定了公诉人应当出庭,完善了诉讼结构。检察机关需探索合理方式来解决公诉人出庭带来的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