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9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10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美国著名法官威廉·道格拉斯曾说:“正是程序决定了法治与恣意的人治之间的基本区别”①。在我国行政法学者探讨中国行政法法典化时,江平教授也曾指出,“中国法制建设发展从民法、刑法法典化的进程看,以诉讼法先行促实体法典的完善是一个规律。②”可令诉讼法学者不好意思的是,  相似文献   
72.
1993年2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以下简称《国家安全法》),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该法的制定标志着我国第一部专门以维护国家安全,保  相似文献   
73.
公安机关在刑事司法过程中承担的重要职能决定了其对法治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加强公安法治,必须在国内法中贯彻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严格遵守其最低限度标准,以保证公安机关依法行使权力,防止其滥用职权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74.
75.
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目前尚处“同职同权”与“分职分权”并存的二元模式,未来发展方向将是完全过渡至“分职分权”模式。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根基。陪审员发表法律意见,有利于在司法裁判中引入社会观念,实现司法民主、监督司法公正、促进法官说理。为更好地在人民陪审员制度中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后续改革在遵循“分职分权”方向的同时,应保留人民陪审员发表法律意见的权利。具体而言,应明确陪审员参加法庭审判的案件标准,以必要的法官指示提升陪审员参审质量,保证陪审员意见在判决中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76.
欣闻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刑事诉讼法教研组编写的《刑事诉讼法讲义》出版,出于专业的需要,一口气把它读完,读后受益不浅。与同类书相比,我们认为该讲义更强调理论同实际结合,理寓于实,文例并举,既是诉讼理论工作者科研的重要参考书,又是实际工作者学习刑事诉讼法,指导办案的好教材。具体来说该讲义有如下特点: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突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刑  相似文献   
77.
在刑事诉讼中,刑讯逼供是被讯问者面临的风险。而刑讯逼供并不体现为身体上的折磨,而应是讯问者形成假设和对被讯问者行使权力的结合体,为实现遏制刑讯逼供的目标,在我国,必然合理构建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程序体系,其内容包括:1.实现刑事诉讼法律观的转变;2.将我国现行的“由口供到物证”侦查模式转换成由“物证到口供”的模式;3.在讯问程序中注入人文精神,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法治信念;4.立足本国的国民性,合理获取犯罪嫌疑人的“自白”。  相似文献   
78.
本文对生效判决,裁定的再审程序的性质,特点和应注意的问题作了较全面的阐述,着重分析了我国再审程序的本质和六个特点:(1)再审不是法定的必经程序;(2)再审必须是生效裁判确有错误;(3)再审不受时间限制;(4)再审的判处可以重于原判的刑罚;(5)再审不受审级限制;(6)有权提起再审抗诉的是原审上级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相似文献   
79.
论我国不起诉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我国起诉裁量的空间极为狭小,不起诉的诉讼分流功能较弱,不起诉制度在实践运用中存在许多问题。因而,必须改革完善不起诉制度,使检察官自由裁量权充分发挥应有的价值。具体来说,就是要完善法定不起诉的适用范围,规定基于国家政治利益或对执行刑没有实质性影响的案件可以酌定不起诉,增设暂缓起诉制度,改革不起诉的制约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80.
爱也《律师法》,怨也《律师法》。在《律师法》的修改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之时,我们对《律师法》重新进行审视和关注就显得尤为必要。有鉴于此,本刊于 5月 30日与中国政法大学律师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律师法》修改与完善理论研讨会",邀请各方官员、学者、律师,就《律师法》的修改与完善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