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法律   4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51.
司法审判对纠纷的裁定具有最终裁决的性质.在这种对抗性的司法活动中,不仅最终司法判决的公平、公正非常重要,而且司法判决的形成过程本身的公平、公正也具有重要的相对独立价值.司法裁决的过程和结果本身在对抗性的语境中都具有重要而独立的价值,这是法学界对司法裁判活动的普遍认识.但是,公证作为一种非对抗性的证明活动,其形成结果的过程是否与公证结果具有同等价值,或者就当前中国公证而言有无必要特别突显公证过程的价值?本文拟就公证的过程和结果的重要性做价值分析和考量.  相似文献   
52.
段伟  王潇 《中国公证》2012,(12):30-32
一、公证法律援助制度的初步建立1997年5月20日司法部发布《关于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通知上第一次明确了公证法律援助,将公证处作为提供法律援助的机构之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在本地区法律援助中心的统一协调下.实施法律援助”.并且明确了“公证证明”是法律援助的主要形式之一。2001年1月8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云南省法律援助办法》,办法提到法律服务机构包括公证处,法律援助人员包括公证员.法律援助形式包含公证证明。2003年7月16日国务院公布的《法律援助条例》对我国法律援助的性质、任务、组织机构、范围、程序、实施和法律责任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全面、具体的规定。《法律援助条例》的实施使得全国的法律援助工作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新阶段。但是该条例是以律师为出发点起草的.例如.第10条“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  相似文献   
53.
段伟 《传承》2013,(4):108-109
开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开封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是从开封深厚的传统文化、悠久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历经岁月沧桑,保存、流传下来的。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让开封深厚的历史文化内容及其元素动起来、活起来,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变成现代城市竞争所必需的文化软实力、发展硬支撑。  相似文献   
54.
1956年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对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翻开公证的历史档案,我们发现中国公证行业曾经广泛而积极地介入到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通过对经过公证的经济合同履行行使监督权.有效发挥了公证特有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55.
段伟 《中国公证》2013,(8):16-17
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指出,中华名族的昨天正所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众、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而中华名族的今天正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正道的来源便是沧桑的历程.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讲话中均有提到"执政为民",提倡"依法治国",强调"以宪法为根本,以党章为准则规范人的行为",指出"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是全党同志和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 在总结历史、守望现今的基础上提出理想和要求,实际上就是强调要坚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纵览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领悟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精神,我们读到的基本内涵为"民主、法治、文明、富强".  相似文献   
56.
段伟 《传承》2013,(6):112-113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表现突出、由来已久,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往往长期在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夹缝中徘徊。从开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上来看,保护与开发相得益彰;从成效上来看,古都文化特色日益凸显。因此,开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7.
公证强制执行基础性理论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伟 《中国司法》2007,(3):63-67
我国《公证法》颁布后,公证书在司法活动中的应用十分普遍,公证效力得以彰显。在公证效力中最强有力的效力当首推公证强制执行效力。但是,由于过去在制度设计中的理论问题存在模糊的认识和司法实践中的特殊的现实困难,该效力的有效实现受到了一定限制。要完全实现公证强制执行效力,就必须就制度设计的一些基础问题进行客观的法理分析,将注意力集中到公证实践以及执行环节的法律问题的确实解决上来,使公证强制执行效力的实现通过解决基础性问题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8.
公证机构的设置是公证改革的基础性和本源性的问题,关乎公证行业改革成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公证机构的设置好比是公证行业的地基,而公证行业这座大厦的牢固,需要公证机构这个良好的载体。因此,公证机构必须要遵循科学、理性、经济的精神来构建,以公证机构的发展作为公证机构设置的终极价值和目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因素能够影响公证机构的设置。如果公证机构的设置带有先天性的缺陷,那么公证行业这座大厦就不会始终牢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公证行业的改革也是如此。公证机构的设置作为公证行业改革的先导,必须科学、经济、理性。西…  相似文献   
59.
2001年4月,济南。引起泉城各界广泛关注,被人们称为省城建设点睛之笔的泉城路改造建设方案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制定。一份几千字的建议报告呈到了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兼济南市委书记孙淑义的案头。报告直陈当时拟定方案存在的以发展交通为主,忽略商业繁荣之弊,认为应慎重处理改善城市交通与保持商业繁荣之关系,指出目前有些“只顾其一”的做法是“片面的、极不可取的”。报告详细分析了泉城路在省城建设中的地位、功能、改造建设应坚持的原则,并提出了9条具体建议。这份报告引起了孙淑义的高度重视,他在仔细阅读后,亲自到泉城路…  相似文献   
60.
段伟 《人民论坛》2023,(21):110-112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粮食储备,设置了从中央到地方功能各异的仓储。粮食运输以水运最为便捷、价廉,故大开运河,整修内河航运,在河道沿线设置大量漕仓。粮食生产和保存都有一定的周期,所以漕运的数量并非越多越好,而是需要有一定的数额。为保障漕运,隋唐以来政府非常重视河道治理,成本越来越高。晚清因黄河泛滥,运河阻塞,河道治理成本太高,导致运河漕运无法实施,粮食运输方式随之发生了改变,海运和铁路运输逐渐取代了运河漕运,仓储设置也由此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