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4篇
法律   5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证据规则是指借以调整特定事实材料和信息资料作为诉讼证据并加以提出、收集和运用的原则和规范。就两大法系各国相比较而言,英美法系国家大都有独立的诉讼证据法典,因此,证据规则体系较为严密,内容较为完备,可操作性较强,体现了其注重正当程序这一符合现代历史发展走势的显著特征;而大陆法系各国由于其在采证上的强式自由心证主义构建体制所使然,证据规则在诉讼程序中表现的并不十分明显,抑或呈现出的是一种弱式的潜在之能势,因此,尚不足以克服法官在一定程度上的‘同法挖断”之流弊。由于历史传统上的缘故,我国的证据规则无论…  相似文献   
12.
浅议民事诉讼形式毕玉谦关于民事诉讼形式的理论,法学界至今很少开展专题研究,根据民事诉讼的特点,笔者认为,民事诉讼形式应当是指有关诉讼主体进行民事诉讼,且以一定诉讼权利义务关系所决定的活动方式。为维护和保障国家的统治和社会秩序,采取何种形式下的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3.
诉讼法与仲裁法属于程序法范畴,在诸多方面,有许多相同或近似的特点与程序规则,其中,对事实的认定与有关证据规则的适用是程序法的核心内容;但是,仲裁法由于仲裁法的特殊性所决定,当事人自治原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仲裁庭所享有的据情自由裁量权,始终主导着程序规则与证据规则的适用,从而使得仲裁程序对事实的认定与证据规则的适用上形成其显著的特色与独立风格。  相似文献   
14.
在证据法理上,人证与物证相对而言,所谓人证,是指通过人的亲身感知或者通过人的专门知识与经验并借助科学手段用于确定案件待证事实的证明方式。人证在证据法意义上又可  相似文献   
15.
编辑提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于今年 4月 1日起正式实施。本刊从本期开始,将连续推出有关学者对该《规定》在实施中有关问题的透视。欢迎广大读者,尤其是审判工作者,就该规定在实施中产生的问题来稿,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6.
举证责任分配体系之构建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民事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原则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此已加以明确规定,但是仅此一项原则又显得过于笼统,在审判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不能圆满地解决各种繁纷复杂的举证责任问题。同时应当指出的是,我国民事实体法的制定往往与程序立...  相似文献   
17.
对民事诉讼中法官阐明权的基本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毕玉谦 《法学家》2006,(6):88-97
法官阐明权是对极端当事人辩论主义的一种适当限制,适度行使阐明权有助于充分发挥诉讼辩论主义对于揭示事实真相、推进诉讼进程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反之,过度地行使阐明权将使民事诉讼的常态机制受到严重的冲击与挑战,使职权主义的弊端对诉讼的正当性造成殆害.  相似文献   
18.
试论民事诉讼中的经验法则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经验法则是源自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以及科学实验中通过对客观外界普遍现象与通常规律的一种理性认识。对案件事实的认定 ,是适用法律的前提和基础 ,对事实的认定是基于证据法上就无数事实关系中选择其中最为接近其真实价值的事实。在适用法律上 ,经验法则不仅具有选择功能 ,还具有借助其合理的选择功能 ,并基于其合理的判断功能 ,而产生识别、发现具体法律规范的功能。就经验法则的实质性内涵而言 ,它毕竟属于一种生活经验 ,具有一定高度的盖然性。有鉴于此 ,在诉讼程序上 ,这就要求我国对推定和司法认知等这些与经验法则紧密相关的证据方式设置一种质疑机制 ,否则既无助于查明事实真实 ,又不利于程序意义上的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19.
毕玉谦 《证据科学》2010,18(5):585-599
在我国的民事诉讼上,证明妨碍行为早已普遍存在并有继续蔓延的趋势,终因我国理论界对此现象未加以应有的重视,并且在立法及司法上严重滞后,使受妨碍人不能得到应有的救济,这种情形严重妨碍了程序上公平与正义的实现。由此,证明妨碍行为成为我国民事证据制度上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渤海2号事件(1979年) 这是中国建国后损失最为惨重的海难事故。1979年11月25日,石油部海洋石油勘探局“渤海2号”钻井船在渤海湾迁移井位拖航作业途中翻沉.死亡72人.直接经济损失达3700多万元。这是天津市、石油系统建国以来最重大的死亡事故,也是世界海洋石油勘探历史上少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