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4篇
法律   5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现行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关于案件受理条件与立案标准的主要缺陷在于,未将起诉要件与诉讼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相区别,甚至将原告为获取胜诉在诉讼终结前所必须具备的诉讼实质要件作为起诉要件来看待。为此,本文对现行民事诉讼法的修订提出了相关思路,认为对原告起诉的审查,主要是对起诉要件的审查,也就是对原告所提起的诉讼能否作为审理对象进行审查,凡符合起诉要件的即应形成诉讼系属,导致诉讼程序的开启。  相似文献   
32.
缺席判决制度的基本法意与焦点问题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法在缺席判决制度上存在着诸如对原告和被告的缺席情形分别适用不同的评判标准、条文缺乏严谨性而使条文之间形成隐形冲突等缺陷,其主要焦点问题涉及对“缺席”内涵的界定、被告应诉后未到庭问题、法院能否依职权作出缺席判决、因被告缺席而产生的推定等等。正确、合理地处理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我国应建立以对席判决主义为主、缺席判决主义为辅的一种契合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这种“对席判决”实际上是拟制了一种对席辩论的架构,使其作为裁判的基础。  相似文献   
33.
一、法院查明及认定事实据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1994)金中法经字第20O号载定。上诉人(南京东方漂染总厂销售公司、一审被告)诉称,原审法院违反诉讼程序,对本案无管辖权;判决认定事实错误,使上诉人遭受损失,应予赔偿。被上诉人(浙江省城义棉纺织厂、一审原告)未作出答辩。该二审法院经审理查明:1993年9月5日,上诉人与被上诉人签订购销合同,规定:由被上诉人供给上诉人涤棉坯布SO万米,月供20万米,总价款18O万元,至1094年1月底供完,汽车运输,南京交货,运费由被上诉人承担,上诉人应付定金IO万元,违约方接未完成合…  相似文献   
34.
民事证据立法基本问题之管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传统及立法模式对民事证据立法的影响在对民事证据法草案初稿进行研讨过程中,有学者认为,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国家,而大陆法系各国的证据法与诉讼法仍保持其自近代以来的立法模式。许多大陆法系国家在制定民法典时还顾及到了适用法律的便捷以及实体法先于程序法而颁行的历史背景,将一些涉及民事证据法的内容在民法典当中作出专项规定。我国如果制定单独的民事证据法,那么就很难协调与民事诉讼法之间的关系,因此,只能在现行的民事诉讼法框架之内来考虑证据法的内容设置。笔者认为,不能将我国立法建制简单地归属于大陆法系模式。具有…  相似文献   
35.
一、直接言词原则与证据辩论主义之意旨  坚持证据裁判主义是当今诉讼活动的正当程序价值取向之使然,从证据法意义上,坚持证据裁判主义必须与证据辩论主义相结合,这样既有利于使法官保持中立地位,又有利于法官兼听则明,同时又为当事人用尽其诉讼上的正当权利提供最大的可能。在诉讼中,只有贯彻直接言词原则,才能为庭审证据辩论主义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并使证据辩论主义具有实质内涵。  直接言词原则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一种历史产物,在西方君主专制时期,盛行的是一种纠问式诉讼,在这种审判模式下,法院在审理案件时,无须…  相似文献   
36.
现行民事诉讼法制度中对鉴定人制度的规定漏洞颇多,特别是在鉴定人出庭作证、当事人申请鉴定与举证时限、鉴定人的选任以及重新鉴定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7.
毕玉谦 《法学》2006,(1):78-86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使我国原有的诉讼格局从随时证据提出主义向适时证据提出主义的方向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但是,从举证期限制度的角度就适时证据提出主义对我国现行的诉讼基本框架进行界定,在目前的立法和诉讼实践当中已成为焦点问题。为此,有必要结合国外的有关基本模式,对现行《民事诉讼法》的修订进行研讨、论证,并且提出了相关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8.
诉的变更之基本架构及对现行法的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毕玉谦 《法学研究》2006,28(2):17-32
在民事诉讼上,诉的变更决定着当事人诉讼行为的效力范围与诉讼整体发展方向。在有些情形下,诉的变更甚至将会导致诉讼标的的变更,以至于从总体上动摇裁判的基础。可见,对于诉的变更的确定,会对诉讼程序乃至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带来重大影响,因此,在立法上,对诉的变更所涉及的范畴应当予以适当规范。如果界定得过于宽泛,将不利于保障诉讼程序的安定性与效益性;如果界定得过于狭窄,也不利于保障当事人充分地行使诉权,有违设置民事诉讼这种公力救济途径的旨意。在对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进行修订时,应当将诉的变更界定为诉的声明的变更与请求原因事实的变更。  相似文献   
39.
对我国目前在亲子鉴定问题上基本取态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玉谦 《中国司法》2010,(9):100-103
一、对我国亲子鉴定中存在问题的基本考察 目前,我国对亲子鉴定缺乏统一、专门的管理,鉴定的部门众多林立。实践证明,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亲子鉴定任意性、泛滥性以及注重商业利益现象对婚姻家庭关系和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另外,许多国家通过立法对传统上所形成的婚生子女(即亲子关系)推定制度加以确认,而这种制度的本旨系在确保子女在法律上的身份安定、成长安全的环境与氛围,尽可能不使无责任的子女负担因非婚生子所导致社会上及法律上的不利益。  相似文献   
40.
一、最高法院有关司法解释的功能与定位为了适应审判实践的迫切需要,最高人民法院已于2001年和2002年分别颁行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和《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具有划时代的影响力。因为它们是以准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