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17篇
世界政治   59篇
外交国际关系   66篇
法律   424篇
中国共产党   364篇
中国政治   581篇
政治理论   167篇
综合类   26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31.
提起吴玉音,很多人都熟悉,或是早闻其名,因为她是泰国华裔事业家中最为杰出的女企业家,在泰华工商界女强人中,她可以说是名列前茅,独领风骚.不凡的业绩和人生经历,使她成为许多作家记者笔下赞颂的人物.有人说她是大企业家,有人说她是女强人,有人说她是慈善家,这些都是事实,总之吴玉音不愧为女中豪杰,她的一生充满着传奇和风采.她出身于一个不是很富裕的侨商之家,丈夫早逝,当年她仅25岁,年轻寡妇,以坚强的意志挑起3个孩子的家庭重担,并接过丈夫的生意.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苦苦经营,创立了伟业,并为社会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32.
133.
从文学的发生发展看,台湾最具有血缘和历史文化关系的不是日本,而是中国;从地缘政治来说,台湾永远都无法剥离的仍是中国。我们强调台湾文学与祖国大陆的历史渊源,并不是要否认台湾文学的特殊性。但再怎么特殊和不同,台湾文学在整体上仍未脱离中国文化这一母体。  相似文献   
134.
<正>今年33岁的刘溶强是农二师中联客运有限公司农垦中心客运站的副站长。两年前,他与妻子范兰芳喜结连理,如今已有一个刚满一岁的女儿。每当工作一天的刘溶强回到家听着女儿用稚嫩的声音一边叫着"爸爸、爸爸",一边往自己跟前跌跌撞撞  相似文献   
135.
136.
137.
3月26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批准了《海北藏族自治州档案管理条例》,从而标志着我省民族自治州第一个档案管理条例正式出台。  相似文献   
138.
小散远直单位要么是党委机关的办事机构.要么是部队的保障分队.地位重要、性质特殊。他们普遍具有人员编制小、业务岗位多、日常事务多、官兵层级多、外出机会多的特点.存在着思想状况难摸准、实际需求难把握、教育时间难落实、教育实效难保证的矛盾和问题,抓好这些单位的思想教育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研究规律特点.创新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139.
●全国社会治安工作会议后,武警总部紧急部署、挥师出征,备部队利剑出鞘、重拳出击,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彻底摧毁了数百个黑恶团伙,依法惩治了数千名犯罪分子.狠狠打击了黑恶势力的嚣张气焰。 ●在各地“打黑除恶”的战场上,武警部队每天都有数十万名官兵上一线、打头阵,舍生忘死、英勇作战,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捕歼战斗。 ●铲除黑恶,任重道远。武警精锐部队、特警部队、特战分队苦练硬功,整装待发,随时准备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哪里有黑恶势力,就冲向哪里,坚决进行毁灭性打击,还人民安宁,还社会稳定,保国家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40.
刑法总则关于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适用于"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规定比较概括,导致死刑立即执行与死缓的界限模糊。司法实践中,对酌定量刑情节的运用,已成为严格控制死刑的重要措施,但如何认定和把握酌定量刑情节,没有可操作性的规则可循,使得相当部分死刑案件在把握是否"必须立即执行"时产生很大的分歧。日前,本刊组织专家学者,结合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就如何把握死刑立即执行与缓期执行的政策、法律界限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