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5篇
法律   111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行使裁判权的法院或法官和争议双方当事人之间形成的是等腰三角形的诉讼结构,检察机关的介入没有打破这种平衡局面,而仅仅是导致等腰三角形诉讼结构的某种变异或某种程度上的复杂化。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的诉中介入,在民事诉讼程序的变化上,要求实现其程序定位的内在化和独立性;在程序构筑上,应当采取菱形结构,以维持和贯彻等腰三角形结构的基本原理、体现检察机关对审判活动的法律监督属性、满足协同主义诉讼机制的需要并灵便地转换诉讼中的程序聚焦点。  相似文献   
42.
诉权入宪与诉权的“四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维建 《团结》2008,(5):36-38,47
如果说,19世纪是"民法时代"、"私法自治时代",20世纪是"行政法时代"、"国家本位时代",那么,21世纪则应被认为是"宪法时代"、"人权保障时代"。在私法自治时代,我们看到的是私法诉权说;在国家本  相似文献   
43.
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要有一个明确的、聚焦的功能意识,也就是说,最高人民法院设置巡回法庭,不在于扩大最高人民法院的编制和规模,而主要在于,借助于最高人民法院的国家性特征和优势,扩大最高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从而使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所说的“审理跨行...  相似文献   
44.
论我国消费者权益诉讼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从实体法方面来说,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然而在程序法构建上却相对滞后。在现代型诉讼的视角下,美国、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这一领域的经验都有值得借鉴之处。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应用于消费者权益诉讼领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在改进这一现行制度的基础上建立消费者小额诉讼和团体诉讼制度,应该作为构建我国消费者权益诉讼机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5.
万鄂湘同志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的提案中提出了一个思路:不可行性研究是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重要渠道。提案内容在本刊第4期刊登后,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少反响和关注。为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一课题,集思广益,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本刊编辑部和北京大学人民代表大会和议会研究中心于11月13、14日联合举办了“不可行性研究与政协民主监督”学术研讨会。以下是研讨会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46.
一篇好的学位论文的标准应当是:选题好;格式符合要求;观点明确、正确;资料新颖、翔实;逻辑结构严谨;结论有说服力;文笔流畅,语言水平较高。一篇思想严密而坚实的论文,是规范性论文写作所期望的理想。一篇好的规范性论文,必须具备可理解性和说服性,而这两种特性又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47.
试论破产程序中的别除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破产程序中的别除权汤维建(本校民诉法专业博士生)一、关于称谓"别除权"是大陆法上的概念,英美法所使用的是"担保债权"一语。我国企业破产法中没有使用"别除权"的概念名称,而是仿照英美法称之为"有财产担保的债权"。但破产法理论却深受大陆法的影响,普遍...  相似文献   
48.
诉权是国民向法院寻求司法救济的基本权利,诉权的行使是民事诉讼程序启动的原因。司法实践中,滥用诉权的现象比较突出。滥用诉权的行为违背了诉权的本旨,侵害了相对方的合法权益,有必要从程序法和实体法两个方面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49.
评民事再审制度的修正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举国瞩目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已经通过了.该修正案共有十九个条文,内容涉及四个方面:一是关于部分强制措施的内容作了适当调整,如提高了罚款金额,强化了司法建议的功能等等.  相似文献   
50.
在我国民事证据立法中经常提及的一个重大的理论性问题,便是民事证据立法和民事诉讼制度的关系问题。人们认为,民事证据立法离不开它与民事诉讼制度的协调。这种协调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形式上的协调,二是内容上的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