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28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2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特别法"与"一般法"之关系及适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全胜 《法律科学》2006,24(6):50-54
一般法(一般规定)是指在时间、空间、对象以及立法事项上作出的一般性规定的法律规范,特别法(特别规定)则是适用于特定时间、特定空间、特定主体(或对象)、特定事项(或行为)的法律规范。“特别法优于一般法”规则不仅适用于同位法之间而且也适用于不同位阶的法律规范之间,但其适用条件则有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42.
听证制度最早产生的法理基础是英国普通法确认的“自然公正”原则 ,后美国的“正当法律程序”、德国的行政法治原则也相应为其确立听证制度奠定了法律根据。我国的依法治国方略以及宪法确认的民主原则为我国确立听证制度提供法律根据。立法听证制度有为立法机关收集信息、实现直接民主体现民意、促进良法、协调利益关系、进行立法宣传的功能  相似文献   
43.
本文认为 ,知识经济对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在这个时候如何提高立法质量和水平尤为重要。作者提出了四点主张 :一是突出科技立法的主导地位 ;二是确立“权利本位”立法的优先地位 ;三是主张立法与国际接轨 ;四是建立综合性与专门化结合的立法体制。  相似文献   
44.
立法公正的实现与保障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立法公正不仅包括立法程序上的公正 ,还包括立法的实体公正 ,而立法实体的公正则是经由程序公正而获得的。立法程序公正的基本要件是程序公开、程序参与、程序自治、程序中立、程序效率等。实现立法公正要进一步完善公众立法的直接参与制度、立法公开制度、立法回避制度以及立法听证制度等  相似文献   
45.
探讨了对非公务机关个人征信的法律规制:非公务机关对个人信息的征集与处理必须通过国家信息主管部门的授权与许可;非公务机关在征集与处理个人信息时必须要遵守合法性与合理性原则的规定;非公务机关在征集与处理个人信息时,要采取一定措施保障信息所有者的权利,并承担造成信息所有人权利侵害时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46.
立法后评估的“利益相关者”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法后评估是指法律实施一段时间以后,有关政府部门、组织或人员对其实施效果等进行评估,根据法律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立法上的原因,从而进一步完善立法。立法后评估的“利益相关者”模式是指受法律直接影响的组织或个人参与的法律实施效果的评估模式。该模式的采纳能够让立法者对立法实施状况获得真实、全面、客观的评估意见,从而获得相对科学与客观的评估结论,  相似文献   
47.
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但这种权威在现实中的实现需要有一系列的保障措施。本文正是从思想保障、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和法律保障四个方面来探讨我国宪法实施的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48.
汪全胜 《德国研究》2000,15(4):21-24
文章介绍了德国委任立法制度的产生过程、类型及特点还分析了对委任立法进行监督与控制的手段与机制。  相似文献   
49.
立法成本效益分析制度就是对立法方案的成本与收益进行比较,所获得的净收益的大小决定了立法方案是否可以实施以及实施后对其是否需要修改或废止的制度.加拿大立法成本效益分析制度是加拿大规制影响分析制度的产物,是加拿大规制改革的重要制度措施.它萌芽于上个世纪70年代,形成于本世纪初,在实施过程中形成了规范的分析或评估的主体、对象、程序及方法,它在制度保障、规范指引、质量保障、公众参与方面对我国建立立法成本效益分析制度以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50.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高技术在经济运行中占支配作用。新的知识产业不断地逐步取代和改造着传统产业。那么传统产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将面临着什么样的命运呢?它会逐渐消亡吗?本文就着重考察传统制造业(主要是以我国的传统制造业为参照物)在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着怎样的变革。 一、知识经济时代传统制造业的前景展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产业结构的内容也不断发生变化。起初农业是整个经济活动的中心,产业结构是非常简单的,构成主体是农业部门。随着农业以外的产业活动的增加,非农产业部门逐渐形成新的独立产业,构成以农业为中心的初级产业结构体系。然而制造业的发展使工业逐渐形成一个与农业相并行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