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58篇
中国共产党   74篇
中国政治   120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领导干部要注意学习和研究西方市场经济理论汪洋现代市场经济在激发出巨大的物质生产力的同时,也形成了内容丰富、体系庞大的市场经济理论。特别是当代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其中反映市场经济共同规律的正确内容,都带有相对真理的性质,是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322.
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结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功敏  袁汪洋 《前沿》2007,(2):95-96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培育职工的企业精神融为一体,注入时代的内容,创造崭新的工作方式,推进企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23.
汪洋 《法学研究》2023,(3):112-129
在家庭财产法这一中观领域,我国传统家族法与现代婚姻继承法在制度、功能以及正当性方面皆有共通之处,均以秉持家庭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同时兼顾家庭成员的个人自由,可谓“貌离神合”。夫妻共同财产制可视为一种新型的同居共财关系且区别于共同共有。家产的对外处分、债务承担以及对内管理以家庭利益为重;当家和日常家事代理仅限于必要范围;非家庭正当原因的负债被排除出家庭债务或夫妻债务范畴。同居共财下的父债子还不是继承法而是家庭财产法问题,与个人财产制下的限定继承并不冲突。家庭财产之外的特有财产常见于随嫁财产以及父母为子女结婚或购房出资,家产代际传承的功能决定了其为对子女一方的赠与且不考虑出资时点。为了家庭利益应区分特有财产的资本收益和劳动收益分别确定婚后归属,遵循但避免僵化适用不转化规则。家产的解体分割和代际传承具有同一性,继承顺位、份额等内容皆强调孝文化及成员贡献度。现代法仅规定死后继承,分家传统呈现为父母对部分子女的生前特别赠与,应适用归扣制度以平衡诸子利益。同居共财只适配法定继承而实质排除遗嘱,现代法强调个人财产权、遗嘱继承和男女平等,但导致遗嘱自由和男女继承权平等的冲突等新问题。  相似文献   
324.
李昂  汪洋 《实事求是》2023,(4):30-38
作为一种基于语言模型的对话系统,ChatGPT虽自称客观中立,却具有鲜明的政治偏向。利用工具对其政治立场进行测量后发现,ChatGPT在西方政治光谱中可能具有一种民主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属性。ChatGPT的政治倾向虽含有社会主义因素,但与科学社会主义存在着本质不同,且这一倾向的形成具有技术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原因。ChatGPT作为一种政治价值输出工具,对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多方面的风险:一是“英文数据集霸权”的长期存在导致的意识形态权威失落风险;二是“信息基础设施”的技术性质导致的意识形态阵地收缩风险;三是“私人定制”的市场功能导致的意识形态认同窄化风险。对此,我们予以积极应对:一是构建中国特色中文数据集,增强意识形态风险防范的主导权;二是完善全生命周期审核机制,织密意识形态风险防范的保障网;三是提高参与主体价值敏感性,激发意识形态风险防范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325.
汪洋 《当代法学》2023,(5):42-53
遗嘱继承是居住权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运用场景,其功能主要着眼于为遗孀以及未婚女等家庭成员提供生活扶助。以遗嘱方式设立的居住权呈现出“意定设立+保障功能”的体系定位,属于遗产范畴且需要与必留份制度协调。设立居住权的死因行为包括遗嘱继承、遗赠以及继承协议等方式,居住权劣后于其他遗产用于遗产债务清偿。应当区分继承的两个阶段界定居住权的物权变动,在第一阶段立遗嘱人死亡时,居住权依据《民法典》第230条直接设立,暂时归属于遗产承受人共同体所有。在第二阶段遗产分割时,居住权人对遗产管理人享有协助居住权登记请求权,居住权依据第368条自首次登记时设立。居住权人在遗嘱生效后、首次登记前,有权对房屋占有、使用、收益以及申请预告登记。办理居住权首次登记可以先于、同时或者后于房屋产权转移登记,登记时间影响登记申请人的范围以及所需申请材料的详略程度。  相似文献   
326.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传统的线下教学转向了线上教学,使线上教学被人们所关注,也促进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新文科背景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本文结合新文科教育的背景,指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意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的建构进行分析与研究;将传统的教学借助互联网的手段,应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既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