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法律   3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论刑罚裁量的价值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刑法领域,刑事法官的价值观念在刑罚裁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刑事法官的角度,论证了慎刑、公正、人道三大刑罚裁量的价值观念,并就如何贯彻上述三种价值观念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22.
危害社会的行为中有作为与不作为的基本分类。我国刑法上虽然没有不作为犯罪的专门规定,但是刑法理论已普遍采用这一概念。作为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不作为此作为犯罪要复杂得多,由于其构成条件的特殊性,司法部门处理这类犯罪也比较棘手。因此,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注意研究和考察不作为犯罪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
《解释》规定,惯窃罪,是指盗窃已成习性,并以盗窃所得为其挥霍或者生活的主要来源的犯罪行为.其基本特征是:盗窃恶习深、连续作案时间长、犯罪次数多、盗窃数额较大等.  相似文献   
24.
关于单位犯罪的主体结构 ,理论界和实务部门众说纷纭。考察单位犯罪的主体结构 ,应该对传统刑法理论予以继承和发展。立足于单位本质的“具体实在说” ,单位犯罪是包容自然人的组织体的犯罪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是组织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的复合 ,据此 ,笔者提出单位犯罪“新复合主体论”的观点 ,主张单位犯罪中单位与直接责任人员之间、单位中多个直接责任人员之间是复合关系 ,具体体现为直接责任人员相对于单位的依附性和独立性。  相似文献   
25.
近几年来,盗窃技术成果的案件时有发生。对这类案件如何处理,在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都有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技术成果不能成为侵犯财产罪的对象。其主要理由是:技术成果不是财物,虽然也可以用窃取的方法转移,给发明人或持有、利用这些技术的单位或个人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但其并  相似文献   
26.
什么是危害结果?理论界历来有广义和狭义之争。持广义结果说者如德国刑法学者麦兹格(Mezger)。他认为:“犯罪之结果指一切客观构成要件之实现,因之,结果包括行为人之身体动作及由此所引起之外界结果……如杀人罪之结果为行为人扣枪机发射子弹,使被害人被子弹命中而死亡。被害人死亡,是扣枪机行为人之身体动作,子弹之发射、命中及被害人之死亡均为外界结果。对于他人之精神亦可能引起结果,例如伤害引起被害人之痛若,猥亵引起他人之厌恶,均属外界结果是。”后者如德国刑法学者麦耶(H.Mayer)认为:“刑法上之结果系外界结果,即动作以外之结果,其系发生于行为客体上,如有生命者之身体,  相似文献   
27.
关于加强和完善审判组织的几个问题熊选国一、依法确定审判组织的类型审判组织是指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组织形式。它究竟包括哪些类型,这是我们完善审判组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合议庭、独任庭属于审判组织,对此没有异议。理论界和司法部门对审...  相似文献   
28.
盗窃数额,按照通说,是指行为人因盗窃行为所直接造成的财物损失的大小。因此,在司法实践中,盗窃数额的认定,往往是以失主的损失为准。笔者认为,失主的直接损失,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与犯罪分子意图通过盗窃行为所占有的公私财物的数额是一致的,但是,如果将其作为认定盗窃数额的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则有失偏颇,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9.
刑法实务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9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出版社与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刑法实务专题研讨会暨〈刑法罪名精释〉第二版出版发行座谈会》。国家法官学院周道鸾教授代表该书的正、副主编在会上作了主旨发言,并就适用法律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将发言中有关刑法实务的10个问题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纲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