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44篇
政治理论   2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说“招呼“     
长年失眠使我晚饭后绝对不敢干动脑筋的事。每晚必需找一套电视剧娱乐休息,可合口味的真不好找。《国家公诉》是找来找去才从第四集开始被吸引着看下去的。戏编得好,演得也好。有两个晚上,让我紧张得几乎喘不过气来。收获之一是,"招呼"可怕。长山市大富豪娱乐城突发大火,156人在大火中丧生。从中央到省里都很重视这件事。公安机关初步侦查结果是有人故意放火。放火者是与娱乐城老板苏阿福有经济纠纷的  相似文献   
52.
有罪推定     
这是一个以各种形式重复不知多少次的真人真事,但读过之后仍然有感同身受的惆怅:武汉一位18岁时被日本侵略军劫持为慰安妇即性奴隶的袁竹林,不仅在战争期间备受兽军的蹂躏,还在日本投降后遭到自己亲人的凌辱:被扣上汉奸、间谍、右派、贱女人等帽子;领  相似文献   
53.
牧惠 《唯实》1994,(12)
有些电视广告实在让人生厌,它往往产生反作用。有一段广告说,只要每天喝一小瓶它这种什么液,马上精神抖擞,保证考上大学。我的反应是:谁如果竟相信它,马上放下功课,花重资去买几盒回来,其人的智商肯定成问题。光从这点看,他考上大学的可能性只会更加渺茫。  相似文献   
54.
牧惠 《瞭望》1992,(50)
数字不过是一个符号,但是,说不清什么原因,这简简单单的“一、二、三、四”却从古到今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上海公开拍卖电话号码,大概“0”谐音“灵”,“0000”卖到21000元;“2222”音同乐音“来来来来”,卖到37000元;而“8”更是交关受欢迎,“8888”卖价是46000元,据说这是粤语中“8”与发财的“发”谐音的缘故;上海对“8”都那么入迷,香港、广州更不在话下,车牌、电话  相似文献   
55.
牧惠 《瞭望》1987,(52)
少年时代,我爱读巴金的《家》、《春》、《秋》。“文革”以后,巴金的《随感录》(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每出一本,我都设法买来读;买不到就借。今年趁着人民文学出版社全部重印的机会,我又读了一遍,仍然津津有味。 巴老的书,特别是他一头一尾这?本书,使人灵魂纯洁,努力向上。 柏杨《丑陋的中国人》附录部分,有一篇反对柏杨的文章,同时也骂“五四”和巴金。认为  相似文献   
56.
习惯     
一咱们的机构是越精简越庞大。解放初期在县委工作,整个县委机关不过十多人,一个部连部长只两三人。如今县委宣传部下面还分科,少说也得十来二十人,比原先整个县委的人还要多。60年代到农村搞那场有害无益的“四清”,小队干部不过五人,大队干部稍多几个,也不到十人。如今变村,大概也庞大了;但恐怕了不得也是十人八人吧?因此,读到一篇文章说,安徽某村“少数干部无视中央有关规定,强行扣留农民向粮站交售油、粮的全部钱款。一部分农民找村干部说理,反遭村里雇用的被农  相似文献   
57.
周海婴的《鲁迅与我七十年》,终于对“如果鲁迅活到1949年以后,在反‘右派’和‘文革’中的遭遇会怎样” 这个人们猜测不休的问题作出一个权威性的答复。这个答复来自毛泽东在反  相似文献   
58.
知易行难     
孙中山有感于当时一些革命党人中的畏难退缩、不肯或不敢行动起来的弊病,提出了“知难行易”说,认为“行先知后,不知亦能行”。孙中山这一学说,有人赞成,有人利用,也有人反对。胡适撰文《知难,行亦不易》,批评“知难行易”说,鲁迅将之概括为“知难行难”。此外,会不会还有人提倡“知易行难”呢?不得而知。但是,从程维高案处理的前前后后,我觉得“知易行难”说肯定站得住。报纸揭示,在河北,“南京二建”特别吃得开和为什么特别吃得开,是个公开的秘密——他们同曾当过南京市委书记的程维高有不同寻常的关系。石家庄市民和一些干部,早就知道其…  相似文献   
59.
名家谈杂文     
说人话,不说鬼话 邵燕祥 说人话,不说鬼话:这就是我的杂文观。 其实又何限于写杂文;写什么文字不要说人话? 其实又何限于为文;作文即说话,一个人难道不是时时处处都该说人话? 但因有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或对所有人都是满嘴鬼话,写成文字则满篇鬼话,才显得人话可贵! 文采,艺术性,思想性,诚然重要,“言之不文,行而不远”;但首要的,须是人话。 什么叫人话,是不须解释的了。 1996年2月11日  相似文献   
60.
牧惠 《瞭望》1997,(39)
“机要秘书”鸳鸯●牧惠有一种评论家说,贾赦看中鸳鸯,要娶她为姨娘,目的是从贾母那里多占一份遗产。很难从小说的描写中得出证明这种臆测的情节;但是,鸳鸯的特殊地位,却是不在话下的。一次李纨评论贾府中的人物,很强调鸳鸯的特殊地位:“老太太屋里,要没那个鸳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