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2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封疆大吏见过不少,重庆市委书记肖秧这样的党政大员却是头一遭见到。宦海沉浮几十年,他居然孩提天性未泯,个性棱角依旧。我同他因采访而相识,因相识而相关。这一机缘,衍出了有关他的一连串趣闻轶事来。抛砖引玉七月流火。山城重庆,气温高达40来度。我自愿跳进重庆这个“火炉”已三天时间了。万里入川不畏酷热、为的就是见见肖秧。不料肖秧上北京去了。“不见肖秧,我是决不会离开重庆的!”我向市委秘书长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从北京出发前,朋友们已把肖秧的个性特征给我作了较为详尽  相似文献   
22.
勿忘三元里     
(一) 多少次,我从飞机上俯瞰你:成畦的菜田、错杂的民房、拥挤的车流……然而,我找不到你的踪影——三元里! 几回回,我乘车经过这里:中央大酒店、广州中医学院、白云国际机场……比邻而立,她们都在三元里的地界上,但是,他们都不是三元里! 三元里,你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23.
广州流花路。繁华都市中商贾如云的首富之区。 1984年6月,在古色古香的东方宾馆一侧,富丽堂皇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对面,平地隆起一座气派恢宏、状似西方城堡的超级建筑物。这是大陆第一家中外合作经营的大型现代化酒店——中国大酒店。 涉外宾馆中的经营“明星” 中国大酒店是由香港六个亿万富翁投资建成的。不过,不是从他们自己的口袋中掏钱,依国际惯例,他们只是以自己的巨大资信作保,采用向海外银团贷  相似文献   
24.
第二章川行日记两则成都走街话小吃 1988年7月29日晴中午。四川分社记者老贺作东,邀大家去成都盐市口有名的“龙抄手”小吃店吃小吃。谓之小吃店,实在名实不符:食店铺面甚大,装修豪华,分上下两层楼,隔雅、普两座。座位少说也有200个。老板女氏,四十出头,精明强干,据闻为食店的个体承包人。食店地处闹市,食品又经济实惠,故生意十分兴隆。除南来北往的食客外还有兴冲冲的外国游客。我们一行十人,占了两张大桌子。老板娘同老贺看来十分熟稔, 闻说我们为外地来的记者,遂网开一面,毕其所有,让服务员小姐依  相似文献   
25.
澳洲随想     
不知怎的,大洋洲的澳洲在我的心眼里,一直是个很遥远的地方。茫茫海域,孤岛悬浮,在感情上是不搭界的。此次应朋友盛邀,短短10天澳洲之行,竟也把这温柔乡、繁华地趟了个遍,虽说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仍不能不感叹其国土之辽阔,资源之丰富,气候之宜人,风光之旖旎,颇有“不辞长作澳洲人”的感慨。原本以为去澳洲,免不了要在空中吃一番苦头,记得当年去美国在飞机上闷了20几个小时,渡过了平生最漫长的一个白天,好不难耐。谁知此行从广州出发,大约4个小时左右,朋友指着窗外告诉我,“澳  相似文献   
26.
正"新常态"的提出,正是基于中央高层对当下中国面临的种种社会矛盾的认知。应该看到,中国社会正面临一系列重大关系的深刻调整,中国社会将经历从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到以和谐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转变,其中需调整好七大关系:首先是快与慢的关系。今天我们意识到,近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也导致了一系列社会危机或称"系统性风险",其中最严重的是社会公平问题、资源环境问题和发展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增长越快,矛盾越尖锐;这些问题解决了,低一些的发展速度,也是可以容忍的。这一点,正成为社会共识。其次是质与量的关系。慢下来,是为了提质增效。政府要从原有"高大上",即一味追  相似文献   
27.
为什么雄心万丈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为什么自己满腹经纶却不受上司重视?为什么精心经营每个环节却由于某个小疏忽而毁了一世英名?在吴甘霖看来。这一切的背后。都是由于不重视“职商”所致。无论是初入职场者、每天默默奋斗的上班族,还是取得一定成就的职业经理人、创业者,“职商”的高低都直接决定了未来前程的远近与明黯。  相似文献   
28.
对于《南风窗》的老读者来说,原新华社记者王志纲的文字已经久违了;对于《南风窗》的新读者来说,作为当代著名策划家的王志纲却声名远播。王志纲是本刊的老作者,1994年秋他告别新华社、下海开拓策划业后,即宣布封笔。但是,他以一介布衣的身份心系天下、情系改革、为现代市场经济鼓与呼的风格却一直未改。不久前,王志纲工作室推出了包括《成事在天》、《谋事在人》、《策划旋风》、《行成于思》四本一套的“王志纲策划文库”。王志纲和本刊记者也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无拘无束的对话。应本刊邀请,王志纲将“重出江湖”,提笔为文,并担任本刊特约撰稿人。敬请读者留意。  相似文献   
29.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人们都把它向往,那里四季常青,那里鸟语花香,那里没有痛苦,那里没有忧伤……  相似文献   
30.
去年夏天,正是邓公南巡讲话引发全国改革开放高潮再起、世人瞩目的十四大即将召开的重要时刻,受新华总社委派,我和另一位记者就国内一些宏观问题作了一次历时两月的大跨度采访。出于选题的需要,我们的行踪几乎包括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部分热点地带:兴旺的广东、雄风重振的上海、活跃的温州、不甘沉寂的宁波、新开放的云南和北方新崛起的山东以及仍被“东北现象”困扰着的辽宁:我们拜访了各省市的主要负责人,如上海市市长黄菊,湖北、云南、山东、辽宁的省委书记在此期间,我们还深入西南边陲的大理、瑞丽、西双版纳等地区,考察边贸之余领略了少数民族的醉人风情。一些引人入胜的内容,我都写入了日记,归来后原想把日记改写成漫记式文章发表,后觉这如画蛇添足,不仅破坏了日记的真实性,而且会舍去一些有趣东西。故最后决定仍以日记原样刊出,奉献于关心走向市场经济之中国的读者们。其中不少在当时不便讲、不便多讲的东西,在1993年的春天读来,或许会别有些意味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