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2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震撼中国的“民工潮”周而复始,一年一度,成为90年代一大困惑,广东人外地人对此都议论纷纷。本刊约请两位新华社记者就此问题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42.
彩电、冰箱、洗衣机……这些昨天的时代骄子,现在似乎跌入鲜人间津的悲惨境地。产品大量积压,为求生存,家电企业间展开了激烈竞争:甩卖、抽奖、让利……,然而,几年下来,情况似乎并不乐观。 据国家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仅电脑控制全自动  相似文献   
43.
长期以来,人们把竞争和危机看作是与我国的经济生活格格不入的东西,似乎只有资本主义国家才有竞争和危机。 但是,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引入市场机制,竞争和危机不可避免地会在各行业和地区或先或后、不同程度地出现。这并不是什么“大难临头”的坏事,而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动力。优胜劣汰比一潭死水的“大锅饭”更能激励人。农民企业家区鉴泉在两次电扇大战的竞争与危机中,以非凡的胆略和竞争艺术,力战群雄,不仅使企业转危为安,而且使企业产品不断创新,事业不断发展。且看竞争和危机是怎样造就他成为一位出色的企业家的。  相似文献   
44.
在世人注目的珠江三角洲西北角,有一个长期被冷落的地方——三水。同三角洲的中山、南海、东莞这些富甲天下,远近驰名的地方不同,直到1983年,这里还是一个工业产值不过亿,经营单调的农业县。外省人不知道它,连近在咫尺的广州人也只是在闹水灾时,才想到它。它是珠江三角洲的“锅底”,是流经广东省境内的西江、北江、绥江的汇合处。它能吸引人的东西太少了,除了水稻,它最丰富的物产就是水。有人曾戏谑三水人:“哪天水也有价,三水就该  相似文献   
45.
经营好自己的城市是地方讲好自己故事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营城市这个故事该如何讲呢,我认为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城市定位,也就是要回答好我是谁的问题。中国的城市同质化严重,近千个城市,广场一样、绿化一样、建筑一样,根本看不出个性。为  相似文献   
46.
我在新华社工作的时候,和一个同事合写了一篇反响很大的报道,中南海把我们找去作汇报,谈对中国形势的看法。汇报完了以后,对方传达领导的意思,希望调我们到“中办”工作,不过,还挂职做新华社记者。我问,到“中办”来干什么?  相似文献   
47.
生命在于运动,而运动的基本形式是时空。读万卷书,是为了跨越时间隧道与古人对话;行万里路,则是为了打破空间界限与世界拥抱。旅游,正是这样一种使生命得到张扬与实现的良好途径。从策划家王志纲开始,本刊将推出一系列融旅行、观察、思考于一体的游记随笔,希望读者能有另一种阅读享受。  相似文献   
48.
“县宝”姜老二 在胶东华岛的海阳县,改革开放后出了一位响当当的传奇人物。她的名字叫姜淑卿,是位年已63岁的老太太。 别看这老太太貌不惊人,说出她的经历来.就令人咋舌不已了。姜  相似文献   
49.
本刊的老作者王志纲自1994年从新华社下海,在中国的顾问咨询业搏击冲浪,已有8个年头。其间,他深入接触了数以百计的中国企业家。最近,他应本刊之邀,以其独特的视野和笔触就企业家的生存这一根本问题,撰写了本文。本刊将分两期发表。  相似文献   
50.
自去年《南风窗》刊出关于我的两篇访谈录后,不少人辗转找到我,有的是想让我们帮着搞策划,有的是想到我们这里搞策划。来者既多,无暇接待,谨借《南风窗》一角,谈谈我对策划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