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宗教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负面影响和作用集中体现为宗教的工具性价值一面,即把宗教作为达到宗教以外目的的工具。主要体现为利用宗教实现对内阶级统治和对外政治渗透的目的;利用宗教达到经济敛财的目的;利用宗教推行文化侵略和文化霸权的目的。我们一定要把宗教本身的问题同利用宗教实现其他非法和非人道的目的相区别,对于正常合法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我们要给予保护、引导,使之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于借用宗教之名而从事违法犯罪、颠覆国家政权和推行文化霸权的行为要勇于揭穿、坚决制止、敢于打击。  相似文献   
12.
法律制度与社会现实的相适应性是法律制度本身存在和发挥其工具价值的前提条件,我们首先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中有关法制与现实的关系的论述进行整理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然后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维护集团本位的法律制度同当时的社会现实的关系,分析中国现代对个人权利维护的法律制度同当今现实的关系,通过对传统与现实法制存在法制基础的对比,揭示出由于现代法制与现代社会基础不相适应所引发的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路径是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重要环节和载体,直接关系教育目标的实现。当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路径现状存在着路径本身的缺失、路径体系化的缺失以及路径的维护和监管的缺失等问题,我们只有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以及教育实现的目标建构形式多样、层次分明、功能齐全的路径体系,才能使高校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4.
申永贞  王新举 《求实》2006,42(Z3):112-113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文化问题与人的问题联系在一起,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开辟了一条唯物史观的文化问题研究的新思路。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认同思想,这对于推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认同的形成和发展意义重大。一、文化的内在矛盾性是文化认同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