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对决策进行组织实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比作出决策意义更为重大。因为,只有对决策的实施进行有效的组织,才能使决策现实化为执行者的行动,从而实现解决问题,改造客观对象的目的。 要想对决策的实施进行有效的组织,就必须认真研究决策组织实施过程中心理活动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22.
深化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改进政策制定系统,是提高政府政策决策效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3.
要使党始终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这是江泽民同志最近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要保证党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必须建立民主的、科学的政策决策机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使我们党永远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一、建立深入了解民情的政策信息机制 在现实社会存在着大量困扰社会发展的问题,需要党和政府制定政策予以解决,但并不是所有的社会问题都能被确认为  相似文献   
24.
财产刑的执行需要从各个方面予以完善,通过有条件地实行罚金刑缓刑制度来完善财产刑的刑种;通过确立法定执行机关、完善执行期限和执行保证等完善财产刑的执行程序;通过加强检察机关的监督来完善财产刑的执行监督。  相似文献   
25.
村庄治理秩序研究是村庄政治研究的基础。研究以能够表达村庄基础的经济社会分化水平、村庄归属感及村级正式权力的影响力作为标准,将改革开放后至今的中国农村划分为四种理想类型。在此基础上,以对村庄精英的分析为切入点,对不同时段的四种理想类型村庄的精英权力结构进行分析,并通过把握村庄权力的运行实态,探究处于同一/不同时段、相同/不同性质村庄的村庄治理秩序,最后将研究的落脚点放在对精英角色与地位、精英权力结构及村庄治理秩序之间的关系的探析上。  相似文献   
26.
社会权利与社会性公共产品的均等供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的社会权利是社会性公共产品的供给依据。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造成社会性公共产品的城乡供给差距。农村社会性公共产品的供给,远远落后于城市,实际上是剥夺农民的社会权利。实现社会性公共产品的城乡一体化治理,就是优化社会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即相应地构建均等供给的户籍制度,打造均等供给的治理平台,建立均等供给的财政体制,形成均等供给的多元结构。在城乡一体化的前提下,均等供给社会性公共产品,消除城乡差距,使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27.
我国社会全面转型期的政策制导问题王春福,许明玉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的封闭型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开放型的工业社会全面转型的历史时期。社会转型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在社会转型期,由于新旧两种社会结构、运行机制和价值观念杂然并存,社会结构的稳定...  相似文献   
28.
公共精神与政府执行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春福 《理论探讨》2007,2(1):107-110
政府的执行力是保证政令畅通的首要条件,直接影响政府的公信力,甚至影响政府的合法性。提高政府的执行力仅仅从执行工具上作文章是不能奏效的。执行者的价值取向是影响执行力的关键性因素。公共精神缺失从根本上弱化了政府的执行力,要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必须大力弘扬公共精神,使政府的行为真正以公平正义为宗旨,以公共利益为取向,以公共责任为依托,以公民参与为支撑。公民社会的发育、公共领域的发展和完善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公共精神缺失问题,提高政府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29.
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应该关注社会现实.尤其应当立足于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只有正视知识产权革新为刑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才能探求知识产权保护的合理路径.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30.
多元治理模式与政府行为的公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春福 《理论探讨》2012,(2):139-143
政府行为的公正性是政府有效行使公共权力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决定性条件,也是政府合法性的基础.政府作为公共行政组织,其行为的公正性体现了政府的本质特征.人类本性中的公共性,构成了政府行为公正性的内在根据.人类本性中也有自利性的一面,在其作用下可能导致政府行为公正性的弱化,损害社会的公平正义,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提升政府行为的公正性势在必行.政府行为的公正性主要通过公共产品的供给、公共权力的运作、公共精神的弘扬和公共领域的建构行为表现出来.政府、私人部门、民间组织和公民的良性互动所形成的多元治理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政府行为公正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