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法律   26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工作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生产。这是我党对社会主义经济作出的科学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依据”。党获得这个正确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考察党对于社会主义计划商品经济认识的历史过程,有益于吸取经验教训,加深对于社会主义计划商品经济的认识,推动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建国初期,由于党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的指导,我们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得到比较顺利的发展。  相似文献   
42.
合作股份制是以合作制为基础,吸收股份制的一种做法,是在实行劳动合作和资本(财产)合作以及劳动资本合作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合作经营,占有股份、权利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企业组织经营形式,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微观基础。尽管目前称谓不同,但从其本质属性来看,还是称合作股份制为好!在使用名称上,工商登记可用“合作公司”。  相似文献   
43.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对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脱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把私有制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这种把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绝然对立、排斥的传统观点,造成了我国所有制结构的不合理,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羁绊作用.无可否认,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是会存在着矛盾、对立,但更多的是协调、统一,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44.
完善领导干部退出机制,是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关键性环节。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江泽民对建立和改革领导干部退出机制有许多设想与实践。当前改革和完善领导干部退出机制在干部“下”和“出”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推行了干部竞争上岗、领导干部辞职制、领导职务任期制、领导职务聘任制、调整不称职干部等项改革,并取得积极成果。但按照《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件》的要求,还需要在完善制度,形成科学的考评体系,使干部退出规范化、常态化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45.
现代企业营销的基本出发点王河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要在本世纪内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至关重要的是要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到底能否在科技日新月异、需求千变万化、竞争日趋激列的今天站稳脚跟,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多方面的因...  相似文献   
46.
本文论述了全面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对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八项任务作出了诠释,还对进一步完善健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机制和制度问题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47.
2002年,曾庆红同志提出建立领导干部"正常退出"机制,这是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不可回避的重要环节.经过几年的实践,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也有些难点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为进一步推进这项干部制度改革,经过调查研究,本文试从如何完善领导干部退出的主渠道、干部退出的考核标准、退出干部的生活保障和营造有利于干部退出的社会环境、舆论气氛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设想.  相似文献   
48.
一环境 ,即周围的情况和条件。执政环境 ,即执政党所处的执政地位的周围的情况和条件。这种环境不同于单纯的自然环境 ,是一种由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社会和自然等多种因素构成的执政党的“生态环境”。作为执政党 ,正确认识和把握执政环境 ,对于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至关重要。早在延安整风时期 ,毛泽东就提出要“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 ,“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 ,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 ,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 ,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毛泽东还尖…  相似文献   
49.
王河 《今日浙江》2003,(13):17-18
党的十六大通过的党章,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即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学习当中,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这里我谈一点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50.
从1953年至195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成功地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短短几年时间里,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即在我国建立。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值此党诞辰70周年之际,我们有必要认真地回顾这段历史,对于50年代中国历史选择社会主义的必然性给予科学的阐述,既是为了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更好地在改革开放中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是为了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