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43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21.
在改革开放的澎湃大潮中,在辽沈大地上,神话般地崛起了一个全国闻名的商品集散中心--五爱市场.起初,它简陋不堪,狭窄混乱,让人哂笑不已.而今,在商贾云集、商厦林立的沈阳,它能与古老的中街、太原街齐名,甚至有后来居上之势.18年来,在"依托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和作用,发展大市场,搞活流通,建设经济大区"的思想指导下,沈阳市沈河区委、区政府遵循市场建设和发展规律,对五爱市场进行了精心培育和建设,使其成功地实现了由"集"到"市"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2.
近日,集安市人大常委会多次收到一些人大代表和学生家长的来信,反映部分中小学教师利用节假日及课余时间私自办班、补课, 并自立收费标准,这不仅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也加重了学生学习和经济负担。这一问题引起集安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召开了由教育局局长、主管业务副局长和  相似文献   
123.
2005年5月24日,集安市财源镇宝马村五组郭华民等30名农民集体到集安市人大常委会上访,要求为“上当受骗”的34户种植户挽回经济损失,以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事情是这样的:2004年春节刚过,集安市财源镇政府为提高当地农民经济收入,引入了一个大豆新品种,经多方组织协调,有38户农民与沈阳先锋大豆有  相似文献   
124.
目的调查大家系中Y-STR基因座在减数分裂等位基因传递过程中的突变现象。方法收集一个林姓父系家系的163个男性个体口腔拭子样本,采用AGCU Y24荧光检测试剂盒(AGCU Y24体系)进行22个Y-STR遗传标记分型。AGCU Y24体系包含YfilerTM复合扩增试剂盒(Yfiler体系)的全部16个YSTR遗传标记。比较该家系内男性个体两两之间的Y-STR分型差异。结果该林姓家系163个男性个体在Yfiler和AGCU Y24体系分别获得20和30种单倍型,男性个体两两之间单倍型差异率分别为0.9105和0.922 7,平均遗传标记差异数目分别为6.582 1个和9.824 8个。男性个体两两之间的单倍型差异率随着减数分裂次数增多而增加。结论 Y-STR突变会使同一父系男性个体的Y-STR基因分型产生差异,随着减数分裂次数增多差异增加。  相似文献   
125.
老年人数字融入问题受到颇多关注,但现有研究多聚焦于数字技能的提升,情感关怀问题研究甚少。文章通过理论梳理和实证研究解析老年人数字生活参与获得感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因素间的关系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老年群体人口学特征、老年群体特质、外部环境刺激因素、主观范畴认知和实际行为五类变量对老年人在数字生活中的获得感产生显著影响。(2)影响因素遵循的“外部环境-内部感知-外部行为-获得感”这一作用路径具有双向循环、内外联动、多层同步等特点。(3)各因素的驱动力和依赖性不同,针对各因素进行政策创制,其作用时间、覆盖区域、落地难度等也有所差异。所以,政策设计时应主要瞄准“腰部”条件,通过改善外部环境、塑造健康内心、架起链接途径等方案,提高老年人在信息化发展中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126.
王瑛 《党史文汇》2023,(4):19-2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截至2020年底,累计有300多万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和数百万名基层工作者奋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1800多人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其中,在三晋大地,付出宝贵生命的扶贫干部有78人。他们不畏艰难,以“愚公移山”的决心和毅力,用实干苦干修出一条让百姓摆脱贫穷闭塞的通天路。他们在脱贫攻坚一线创造了骄人业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