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7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人工智能所代表的智能技术昭示着以开发人工世界为使命的第三轴心时代之开始。智能科技像其它技术革命一样,是把双刃剑,只要合理利用,必将推动社会之发展。必须抓住智能发展的时机,创立智能技术的新直道,换道平行超车,让中国梦真正成为奉献世界的和平与幸福之梦。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刑法中的“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简要概括了我国刑法中“次”的意义后,对“次”的概念界定和价值限定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次”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在侵害行为侵害能力范围内针对所有对象的单个侵害行为。“次”作为一个计量单位,在不同的场合还需进行价值限定。“多次”作为构罪标准时,以该行为达到应当受行政处罚的危害程度对“次”进行价值限定;“多次”作为加重情节时,以该行为应当受刑罚处罚对“次”进行价值限定。  相似文献   
13.
会计造假风靡全球,已经在会计业界产生了严重的后果。笔者认为,根治假帐,必须进行综合治理;重树中国会计业界声誉,必须对中国会计业界再造;其重要途径之一是推行会计师职业社会化、会计服务市场化,以构筑防堵会计假帐的防火墙。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交通肇事罪中几种特殊情形的损害及处理问题,认为:同一肇事人的数个肇事行为造成数个损害结果未经处理的,应当累计计算;同一肇事行为造成不同种损害的,应当综合评判;对肇事人自身造成的损害不能计入损害总额;肇事行为造成轻伤的,特定情形下,该轻伤结果应当影响定罪、量刑。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括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将硅藻的检验、内脏异物颗粒和微量元素成分的检验、血液化学的检验、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等方法应用于溺死的诊断,试图为溺死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准确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机器人红利的时代不是到来与否的问题,而是必须尽快让它到来的问题。机器人红利既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机器人替代人”,也不是单纯的“机器人作为劳动力”。一方面,机器人由复杂的系统构成,能够胜任比一般自动化机械更为复杂精密的工作;另一方面,机器人的普及也需要人才、应用、市场等多方面领域的改革和支持,尤其是对于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技术攻关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1 案例 简要案情:死者因"左侧肢体乏力、言语不清15h.加重伴昏睡5 h"于2006年6月17日入院,于6月19日发现颈部左侧出现巨大皮下血肿(13cmxloem).8月6日因"左侧自发性血胸"出现低血压、低氧血症,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左胸穿刺置管引流,引出900mL不凝血性液体,经积极输血、止血、升压等处理后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18.
1案例 1.1案情及病史 某男童,8岁。腹痛、腹泻5年,间断发热4年。1年前接种流感疫苗后出现发热.伴红色斑丘疹样皮疹(退烧后消失)及口腔溃疡。死亡半月前入院,查体:T36.8℃,神清,消瘦,轻度贫血貌,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无肿大,肠鸣音正常。电子内镜肠检示:直肠至升结肠、回盲部及回盲瓣处可见数十个深浅不一的溃疡,大小不等,底被白苔,周围黏膜肿胀隆起,无融合,溃疡灶之间黏膜正常,临床诊断炎症性肠病(未分型)。  相似文献   
19.
犯罪工具没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飞跃 《中外法学》2010,(4):615-629
@@ 引言作为打击犯罪的重要措施,对犯罪工具、违法所得等予以没收既受到立法机关的重视,也受到执法机关的青睐:首先,在犯罪的"现代化"、"高科技化"、"产业化"以及有组织犯罪日益猖獗等形势下,剥夺犯罪分子的犯罪经济能力并使犯罪无利可图、得不偿失从而有力预防犯罪是一种适宜的刑事政策,因此,美国联邦一方面扩大了民事没收(civil forfeiture)的适用范围以打击犯罪;另一方面于1970年通过的"有组织犯罪控制法案"中的"反勒索与受贿组织法"(RICO)[1]对刑事没收(criminal forfeiture)予以恢复.  相似文献   
20.
留置包括决定立案时的留置与调查过程中的留置。鉴于留置只有在经过调查核实且确实掌握了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且听取了被调查人的意见之后才宜适用,立案决定时的留置应当限制适用。在留置持续期间发现新的犯罪事实,不能另行适用留置;留置解除后,在特定情形下,可以再次适用留置。依照合目的性或者合条件性判断,留置应当解除或者可以解除。在监察案件与侦查案件相关联的情形下,应当注意留置与刑事强制措施的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