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关于创新对口援疆工作体制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对口援疆工作要建立全方位援疆的有效机制。这就需要着力创新对口援疆模式,对口援疆工作向基层倾斜,同援疆省市合作共赢,建立各类人才相互交流、健康成长的体制机制。在经济援疆、干部援疆、人才援疆、教育援疆以及企业援疆协同推进的新局面中,发挥好新疆主体作用,树立“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的理念,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22.
为了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化文明行业创建的要求,努力提高全省文明行业创建工作水平,近日,湖北省文明委在宜昌市召开了以加强行业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全省文明行业创建工作推进会,总结了近年来全省文明行业创建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研究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文明行业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23.
24.
田芳  吕静 《学习导报》2011,(14):18-18
1984年央视春晚,殷秀梅一曲《党啊,亲爱的妈妈》,把在党旗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党的深切依恋和赞誉之情完美地表现出来,歌曲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样一首传唱不衰的经典之作,歌词出自一位湖南人之手——他就是著名词作家佘致迪。  相似文献   
25.
高校校报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高校校报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作为高校校报工作者,要坚持办报育人的宗旨,紧紧围绕高校中心工作,在创新上狠下功夫,使校报真正面对市场,解除老观念的束缚,在学校形象的展示和对外宣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大力发展农牧区文化事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新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要求,始终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满足广大农牧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切实加大政府投入,构建覆盖广大农牧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农牧区先进文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27.
艾青  田芳 《新长征》2007,(2):54-55
大学生就业难在何处 第一难:供过于求,无业可就。总体来看,我国的整体就业形势不佳,社会劳动力明显过剩。由于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严重不对称,大学毕业生失业现象越来越严重。近几年,随着学校扩招,毕业生数量快速增加,而社会需求较弱,加之相关体制等因素,出现了新的供需结构矛盾。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左右,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  相似文献   
28.
田芳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9):143-144,148
本文将从华兹华斯生态意识的成因和他具体作品中所蕴涵的生态意识这两个方面来分析他的作品。华兹华斯生态意识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他的生活经历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在他的诗作中,生态意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对大自然的崇拜,对工业革命的厌恶以及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探讨。对大自然的崇拜在他的很多诗中都有表现,而对工业革命的厌恶则突出地体现了他的生态意识和他的敏锐直觉,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刻认识又将他的生态意识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理论高度。作为最伟大的生态诗人之一,华兹华斯的生态意识却远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本论文旨在评估他的诗作中生态意识的真正价值,并倡议在现代社会,人类要与自然建立起真正恰当与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9.
田芳  刘海英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10):161-161,173
高职校园文化与德育工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良好的校园文化,可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职业学院精神和职业文化氛围,对德育工作有较大促进作用。准确把握校园文化与德育之间的关系,是发掘和强化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30.
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内涵是,警察在调查取证时,如果违反宪法第四修正案(免于非法搜查)、第五修正案(不得自证其罪)以及第六修正案(获得律师帮助)所保障的宪法基本权利,获得的证据将不会被法院所采用。美国法院还进一步创设了“毒树之果”、“米兰达规则”以及相应限制规则,实现了对该规则的双向规制。我国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以成文法形式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从立法层面来看,我国并没有完全吸收其宪法基本权利的保障内涵;从适用层面来看,我国法院适用得当,但是说理不足,使该规则并不具有法定可预期性。加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宪法理论研究是更好实施该规则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