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0篇
法律   117篇
中国政治   9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检查100例交通事故死亡者的心脏传导系统(CCS),发现大部分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病变。其中6例的SAN、AVN、AVB及LBB、PBB起始部见明显的出血、炎症、脂肪浸润、纤维化、神经病变和结动脉狭窄等病变。结合案情与现场勘查,6例交通事故与CCS病变导致心律失常有关。  相似文献   
22.
心脏传导系统变异及发育异常(讲座2)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脏传导系统变异与发育异常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前者是属个体间的形态差异系生理性变化 ,后者是属病理性畸形 ,划清这两种界线对一个基层法医工作者有着重要的实用意义。1 CCS的变异CCS与人体其它系统、器官一样 ,亦具有某些形态变异 ,这些变异并不影响CCS的正常功能。根据产生变异的机理可分两种 :( 1)个体发育差异 :变异 (Variation)是指正常心脏的CCS位置或形态学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过大、过小 (正常中国人窦房结 10~ 15mm× 3~ 5mm× 1~ 2mm、房室结 8mm×4mm× 1mm、房室束 1mm× 1mm× 2 0mm )、变形 (如房室结变成薄片…  相似文献   
23.
心脏传导系统疾病常是全身或心脏病变的一部分 ,也可以是独立的发生。心脏传导系统疾病虽不多见 ,但它可诱发心律失常导致猝死。心源性猝死是法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法医应该了解、掌握心脏传导系统病变 ,以便在损伤与疾病并存中作出准确鉴定 ,为执法部门提供量刑定罪的依据。日常尸体解剖中 ,常规心脏传导系统检查 ,都可见到心脏传导系统存在某些异常变化 ,但不要随意轻率地定为猝死原因 ,认定心脏传导系统疾病是其死亡原因 ,需具备以下条件 :1 没有可致死的暴力损伤 ,排除暴力致死 ;2 排除中毒致死 ;3 排除心脏外疾病致死 ;4 排除心…  相似文献   
24.
<正> 早在1938年Feldberg和Kellaway发现,用眼镜蛇蛇毒灌流豚鼠肺,在灌流液中可收集到一种使结肠发生缓慢而持久收缩的物质,他们称之为慢反应物质(Slow reacting substance,SRS)。几年后他们证实,经免疫原刺激后,豚鼠肺可释放一种具有与SRS作用相似的物质,这种物质与非过敏状态时产生的SRS不同,所以Brocklehurst把它命名为过敏反  相似文献   
25.
生前与死后电击伤皮肤NSE活性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竞花兰  胡丙杰  祝家镇 《法医学杂志》1994,10(3):97-99,M002
本实验采用非特异性酯酶Non-specificEsterse(N.S.E)组织化学方法对生前与死后电损伤进行实验研究,发现生前与死后短时间内的电损伤皮肤胶原纤维上NSE活性有显著差别(P<0.05),在相同实验条件控制下,电击后存活时间越长,电流斑皮肤周围的酯酶着色反应越深,范围越宽。实验结果表明,N.S.E对于鉴别生前电流斑与死后电流斑具有法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26.
细胞因子(IL-6、TNF-α)在损伤时间中原位杂交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原位杂交法,研究大鼠切削皮肤中细胞团子IL-6、TNF-αmRNA表达量,旨在探讨IL-6、TNF-α推断法医损伤时间的应用价值以及其在损伤生活反应中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大鼠损伤皮肤中TNF-αmRNA表达量能够区别生前伤与死后伤,并可以利用TNF-αmRNA表达量改变准确区别60min内和60min后损伤时间,但IL-6mRNA表达量在研究组内均未见阳性反应,不能推断损伤时间。  相似文献   
27.
机械性损伤受伤时间推断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在机械损伤研究中,区分生前伤、濒死伤或死后伤,推断伤后存活的时间,是极为重要的课题之一。它对于法医工作的案件侦破和事件重建(Reconstruction of event)等均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法医学检验中,主要根据损伤局部有无出血,创口哆开程度,镜下有无炎症细胞浸润等生活反应,来判断生前  相似文献   
28.
<正> 考虑到广东的水含氟量高,本文测定了溺死兔的血清氟含量,并与缢死后入水浸泡兔的血清氟含量进行对比。水中氟含量大约比正常人和动物血清氟高15倍。溺死后兔血清氟含量明显高于溺死前。相反,在对照的死后浸泡兔的血清氟含量稍低于死前。人与兔的血清氟含量相近。这提示,血清氟含量测定对高氟区的溺死诊断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结蛋白在早期心肌梗死死后诊断的特异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梗死心肌和其他非梗死性的直接或间接心肌损害的心肌结蛋白染色的变化。结果梗死心肌均可见不同程度的结蛋白缺染 ,其他非梗死性的直接或间接心肌损害的心肌中 ,如心脏挫伤、心肌炎、出血性休克、电击死、机械性窒息、有机磷中毒等 ,也有不同程度的结蛋白缺染。结论 应用结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诊断早期心肌梗死需慎重  相似文献   
30.
探测急性心肌缺血早期细胞膜PNA受体的表达特点。应用免疫组化法(S-P法)对32只SD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早期不同时间心肌细胞膜凝集素受体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心肌缺血15min时,心肌局部可出现PNA染色阳性,且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其阳性表达面积明显增加;缺血2h;其表达水平达到高峰,呈弥漫性染色阳性,明显高于对照组;2h后,心肌缺血区域PNA受体的表达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实验结果稳定,敏感性强,可为心肌缺血早期诊断提供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