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76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对苏外交:"兄弟"之间有争论 新中国刚刚诞生时,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战略,迫使我们只有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以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求得政局稳定.那时,中苏两国同属于社会主义大家庭,被誉为兄弟般的友谊.  相似文献   
292.
新年伊始,淮安报的读者重新看到了1958年7月由敬爱的周恩来同志题写报头的《淮安日报》,心头感到格外亲切,人们对周恩来同志的怀念之情也油然而生。 淮安历代名人荟萃,加之她在历史上有过重要的地位,早在民国年间,就办有多家报纸;读报,关心时事政治也是淮安人的传统,抗战年间,进步群众自发在淮安城内办起“淮安群众看报室”;解放战争年间,《新华日报》华中版就办在淮  相似文献   
293.
今年1月2日,天津《今晚报》登载了一条周恩来在1956年悄悄回过故乡淮安的消息,此后,《作家文摘》、《北京晚报》、《南京日报》、《宿迁回报》等多家报纸争相转载。作为周恩来研究人员的我,在1月中旬曾多次接待来访和电话询问,远的有沈阳,近的有姜捻市,直到1月20日,我才从一张1月10日《宿迁回报》三版上见到《周恩来返乡往事披露》(以下简称《往事》)。然而一读文章就知道这是一篇纯属编造的“往事”。《往事》一文说,周恩来的邻居王佩华是听周恩来的侄儿周尔辉对她说过的。笔者因淮安筹建周恩来遗物陈列馆的需要,两天前曾去南…  相似文献   
294.
秦九凤 《党史博览》2002,(11):16-18
1992年7月11日,邓颖超与世长辞。笔者当年曾随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和周恩来纪念馆、故居代表一起进京吊唁,亲历了邓颖超在北京的葬事活动。  相似文献   
295.
1952年秋天,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到上海检查工作,会见了当时在华东幼儿园工作的周恩来的表姐龚志茹。童友重逢,往事悠悠。周恩来在回忆童年美好生活的同时,高度评价了表姐的育幼工作。这时,龚志茹不无惋惜地说:“美中不足的是,你们没有一个孩子……”“谁说没有?”周恩来抬起头,望着邓颖超说:我们有十个!”“是的!”邓颖超心领神会。周恩来接着又解释说:是的,十个。全由我们负担和照顾。他们的父母为革命牺牲了,我们就担当起父母的责任。现在,他们都在健康地成长。”周恩来夫妇曾抚养过许许多多革命烈士子女,这是众所周知的。其实,经他们夫妇…  相似文献   
296.
这是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展出大厅“人民总理爱人民”部分的一张照片.照片上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是在看啥?他是在学校的教学实验室还是哪一家科研单位?周恩来一贯倡导实事求是,他是我党坚持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外的帝国主义和反动派为了把人民中国“扼杀在摇篮里”,对我国政治上实行敌视政策,经济上采取全面封锁和禁运.大到工业机械,小到煤油食品,大有不拤死中国决不罢休的架势.周恩来高瞻远瞩,棋高一着.为了冲开帝国主义的封锁,打破帝国主义的禁运,他亲自制定“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方针,首先与日本达成民间贸易协定.在东京和北京分别成立了“廖承志办事处”和“高崎达之助办事处”,在两国之间开展了民间贸易往来.1963年4月30日15时58分,为了执行上述中日民间贸易协定,装载着上万吨玉米和3600多吨矿产、杂货的我“跃进”号远洋货轮从青岛港启锚首航日本.  相似文献   
297.
1992年初,江西省吉安市工商银行大桥营业所的干部戴仁和同志在得悉我们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开馆的消息后,给我们寄来了一封信,信中说他手头持有一份1934年周恩来和张爱萍二人署名的文告,询问“贵馆是否需要?”对照来信,我认真翻阅了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周恩来传》。《周恩来年谱》等资料书籍,但未发现有关于这个文件的记载。是真,是伪?应该马上征集研究。这样,我们就以“快件”复信。戴仁和同志十分热心,很快寄来了复印件。从复印件看,我们已基本确定它是一份十分珍贵的革命文献,于是便以周恩来纪念馆的名义,正式向他征集。我馆如愿以偿获得了这份珍贵的资料。 这份文献全名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部为目前形势告全体队员书》,文末所署时间为1934年5月17日。由于收藏时间较长,纸身收缩,且多处破损,背面还被用毛笔粗粗地写上了一些“卜词”之类的文字。然而,所幸的是,这份文献上繁体铅字印刷的全文(连同标点)都能辨认清楚。 这份珍贵的文献征集到馆后,上海的《文汇报》、江苏的《扬子晚报》和《中国文化报》等先后发了新闻消息,一些党史部门或研究人员纷纷来函求看原件内容。为了更进一步搞清楚有关历史情况,我分别向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档案馆主办的《党的文献  相似文献   
298.
在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展览厅内,有一张题为“1924年7月在巴黎的中国国民党驻法总支部成员欢送周恩来归国时合影”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照片上共有13人,其中前排三位落坐者,从左到右依次为王景歧、周恩来和赵栋;后排站立者右起第一人是李富春,第二位是林蔚,其余不详。这张照片摄于法国巴黎,周恩来在拍过这张照片后,就启程回国,投身于大革命的滚滚洪流之中。而照片上的另一位主要人物,也是这张照片的持有者王景歧,却不幸在拍摄此照的第二年去世了。那么这张珍贵的照片是怎样保存流传下来的,至今鲜为人知。王景歧(又名王晓,…  相似文献   
299.
<正>邓颖超为什么没有生育周恩来和邓颖超是1925年8月8日在广州结婚的。婚后不久,就发生了廖仲恺被刺案,周恩来被选为廖案检察委员会委员之一。在廖案并未完全查清楚的10月6日,广州的国民革命军在蒋介石指挥下举行第二次东征。周恩来作为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随军出发。邓颖超留在广州,协助何香凝做妇女工作。周恩来走后,邓颖超当然思念丈夫。只是那些日子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