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7篇
法律   74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房地产市场行政规制与政府权力的边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来,为了稳定物价和抑制通货膨胀,国务院和一些地方政府陆续颁布了针对某些商品的价格调控措施。最典型的例子是国务院和一些地方政府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于2011年初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表现为限购令、限贷令和限价令。这些价格调控措施是各级政府为了稳定物价而出台的临时性调控措施,其在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方面有其合理性,但也引起了学者的不少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是这种临时性调控措施的合法性和正当性问题,具体体现为这些调控措施在调控主体、调控途径、调控效力等方面与相关法律规定尚有较大差距,有异于我国法律规定的调控措施,因而有与宪法、立法法、价格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法律相抵触之嫌。这些调控措施具有临时性、应急性、强制性等特征,更接近于紧急状态下的应对措施。从法治的角度考虑,这种临时性的调控措施应当适时退出,让位于规范的、作用相对持久的法定调控措施。基于此,本刊特组织一些学者对这些调控措施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2.
表达自由权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所确认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该权利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司法实践中表现出与美国宪法上的表达自由权很强的可比性: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所秉承的表达自由基本理论以及所适用的法律解释方法和司法审查标准等都极为相似;与此同时,在个案处理上,两个法院又结合各自不同的社会背景保持了必要的差异性。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在基本法的框架下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鲜明和稳固的表达自由权的法理。  相似文献   
103.
论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规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国家都在宪法内明文肯定公民基本权利的存在和价值的同时,也或多或少规定了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问题。但如何在一个正确理念和价值观的引领下,使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和实现,能在法律的框架下得以完善的运作,无疑对宪政的形成和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4.
论宪法权力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公共权力的出现具有其必然性。一方面 ,公共权力有利于保障个人权利的实现和促进人类的文明与进步 ;另一方面 ,公共权力也具有其内在局限和异化特质。在人类的政治实践活动中 ,将公共权力转化为宪法权力不仅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反映 ,是人类政治行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5.
秦前红  黄明涛 《现代法学》2011,33(1):182-193
针对香港终审法院有关《基本法》适用的3个判例,着重对文本、目的和语境的解释方法的话语特征和具体应用方式进行可以看出分析,普通法体制下解释方法的连贯性与灵活性使得香港法院仍然从实质上保有基本法适用的相对独立的权力。这值得内地学者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06.
宪法学教材建设是宪法学课程教学的重要一环,对于初入法学之门的学习者来说,宪法学教材作为宪法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结晶,是其最直观地了解宪法学基础理论、宪法规范与宪法制度的媒介。选取我国不同时期在宪法学界产生重要影响的两本适用于法学专业本科教学的有代表性的教材为样本,分析我国宪法学教材在宪法学体系的构建、宪法概念的界定、宪法的静态与动态研究等方面的变化,进而探讨宪法学教材建设与宪法学研究二考的关系在于,宪法学教材反映宪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而宪法学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同样会反映在教材之中。  相似文献   
107.
论立法在人权保障中的地位——基于“法律保留”的视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为人权保障的工具,法律保留以依法治国和民主主义为理论依据,曾经确立了立法权相对于行政权的优越地位。在今天,立法权的这种优越地位更多地表现为作为法律保留之立法具有形成公民基本权利的特殊功能。中国现行宪法确立了民主、法治和人权保障的基本原则,它们构成了中国法律保留的宪法基础,也确立了全国人大在人权保障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08.
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合法性论证、刚性约束力赋予、具体制度设计和立法路径选择方面对人民监督员制度发展完善的可借鉴性,根本上取决于两种制度性质定位及由此决定的两种制度的共性与差异,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9.
美国宪法将宗教信仰自由作为一项重要人权予以保护,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项制度创新.它解决了历史上长期出现的种种宗教纷争.宗教信仰自由具有独特的价值一方面,它解除了宗教斗争所带来的思想强制和教会依附,为个人自由特别是心灵自由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它承认并强化了限制国家权力的"高级法"观念,从而弱化了个人对国家权力的依附.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宗教恐怖主义败坏了宗教的名声,不利于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行使.尽管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宗教在过去的苦难和今天的种种冲突中并非完全无辜,但宗教与恐怖主义并无必然联系.宗教在本质上反对暴力,宣扬和平与宽容.随着宗教恐怖主义越来越猖獗,大陆应该尽快改变宗教立法滞后的现状,从而既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又有力地打击宗教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110.
论宪法变迁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非对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宪法变迁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非对应性秦前红(一)宪法变迁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非对应性关系形成的原因宪法和市场经济处于一种互动关系之中,但这种互动关系绝非是一种均衡、直接的对应关系。虽然市场经济决定宪法的产生、变化、发展,同时宪法对市场经济能动性地发挥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