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2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继平 《检察风云》2013,(11):94-95
苏渊雷(1908~1995),字仲翔,晚署钵翁。专治文史哲研究,对佛学研究独到,尤洞悉禅宗。余事书画,被誉为"文史哲兼擅,诗书画三绝"。一般人如能精通这些学问的一种就足以自豪了,而他却兼而有之,臻于自然浑成的化境。犹记上世纪的80年代初,海上文化界有"三苏"颇为活跃。"三苏"者,上海南汇的老秀才苏局仙、数学家苏步青、文史学者苏渊雷三位是也。其时文艺复兴,百家争鸣,诸多名家学者沉寂多年,度尽劫波,终于又焕发了  相似文献   
2.
2015年伊始,回想我所写的“文人印章”,若简单说来,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指文人自用印,一是指文人自刻印.而文人中擅长刻印的,似乎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属玩票,虽也知秦玺汉印,或也通金文小篆,但不暇作系统深入的临摹研习,只是浅尝浏览,遣兴为之;而另一类则是在印章上学有渊源,或上溯秦汉,或下逮明清,取法有度,自成方圆.譬如像罗振玉、马衡这样的金石考古学者,于篆刻之道就属“取法有度”的专家.当然,他们刻印也同样迹近于“玩票”,因为他们都有学术上的专攻,印章毕竟只是余事也.  相似文献   
3.
管继平 《检察风云》2014,(21):94-95
出生于官宦世家的张伯驹先生,与溥侗、袁克文、张学良并称为“民国四公子”。如今人们提起他,也多以“大收藏家”之名冠之。  相似文献   
4.
“甲骨四堂”可谓是个个精擅书法,学堂擅篆、观堂擅楷、鼎堂则擅行,尽管他们几位也都能写甲骨文书法,而其中真正以殷墟甲骨文书法为宗的,倒也只有彦堂董作宾也。  相似文献   
5.
那时曹聚仁的女儿曹雷女士,似已近花甲之年,但却气质雅洁,风韵犹存,依稀仍能看出她当年主演《年青的一代》时的靓丽倩影。  相似文献   
6.
管继平 《检察风云》2014,(13):94-95
如今我们常说到的“幽默”一词,首先要感谢林语堂先生,因为当年正是他最初将英文humour翻译成“幽默”的.在之前曾也有人翻成“语妙”、“诙摹”等,但都不及他的“幽默”来得幽默.  相似文献   
7.
凌寒独自开     
管继平 《新民周刊》2012,(17):89-89
一花一草,一木一石,一鸟一鱼,无不记录着他对生活的悉心观照与体味,无不体现出一种浓郁的人文情怀。由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西泠印社、上海刘海粟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吴颐人的艺术世界——2012吴颐人作品展",在五一期间,假座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行,展馆拿出三个展厅来展示吴颐人的书画、  相似文献   
8.
管继平 《检察风云》2013,(18):94-95
书画家手中的笔和篆刻家手中的刀,仿佛都有类似的功能。尤其是追求风格简练、线条劲挺的创作者,纸上书画犹如挟风带雨,下笔如刀,沙沙作响;石上治印又似策马驰骋,以刀代笔,走石飞沙。如果遇上一位既是书画家又是篆刻家的话,那么激情创作、倾心投入之时,甚至就很难分清手  相似文献   
9.
雅士吉慧     
作为青年篆刻家,他的灵气来自多个领域,他酷爱写散文、收集名人墨迹,和唱昆曲,没有对传统极高的敬畏,无论如何这是做不到的。  相似文献   
10.
马衡:金石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浙江鄞县人,字叔平,别署无咎、凡将斋。毕生致力于金石学的研究,对中国考古学由金石考证向田野发掘过渡有促进之功,遂使其学术水平领先于时代,被誉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前驱”。其主要著作有《中国金石学概要》、《凡将斋金石丛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