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68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乘着歌声的翅膀,高扬多彩民族画卷。德江县第三届民族民间文艺汇演活动虽然短暂,但通过近距离"聆听"、"触摸",却让身处现场的我们更加直接、强烈地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文化牵引世界目光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52.
神奇的万峰林与灵秀的马岭河峡谷,犹如慈母的一对宠儿,紧紧依偎在兴义城的身旁。翠峰簇拥、群山逶迤、芊芊莽莽,山水含情,将城市与自然和谐相生之景象演绎尽致。  相似文献   
53.
文叶飞  罗翔  蔡大常  石丽芬  田杰 《当代贵州》2010,(6):I0002-I0002
<正>苗乡美,美在地利人和,美在风生水起,美在日新月异,更美在独特区位。时下,走进美丽而神秘的苗乡松桃自治县,那鳞次栉比的高楼、流光溢彩的宽阔街道,那文明祥和的生态人居、热情自信的载明胸怀,处处都在向人们诉说着有着厚重民族文化底蕴的苗乡西部大开发十年来的沧桑变迁。  相似文献   
54.
文叶飞  罗翔  张贤春  熊鹤  高应清  张运典 《当代贵州》2010,(10):I0001-I0001
2010年4月22日在德江县召开的"铜仁地区计划生育全程管理服务推进工作会议"上,中共铜仁地委书记廖国勋表示:《德江县乡镇计划生育全程管理服务实施方案》在如何管住干部,如何促进乡、村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工作实效这个关键问题上,一些做法比较好,是一个可行的方案,比较管用。为此,铜仁地委、行署决定大力推广德江县的乡镇实施方案,促进计划生育全程管理服务在铜仁地区得到真正落实。事实上,多年来德江县决策层科学统筹,勇于探索,始终坚持综合治理,着力健全计生工作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一直致力于人口计生工作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务必牢固树立"抓人口计生工作就是抓科学发展"的理念,在更高层次上不断创新城乡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服务形式,树理念明责任聚合力,努力开创人口计生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5.
文叶飞  罗翔  蒲智 《当代贵州》2010,(18):I0006-I0006
加快把贵州建设成为旅游大省9月15日上午,第五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被誉为“武陵正源、名山之宗”的铜仁地区江口县梵净山麓隆重召开。会议以“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为主题,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56.
文叶飞  罗翔  蒋新成 《当代贵州》2010,(8):M0003-M0003
<正>素有"锦绣之江,梵天之城,黔东重镇"之称的铜仁市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各行各业蒸蒸日上。  相似文献   
57.
性侵犯罪的历史是一个从财产到权利的演变过程,从性侵犯罪的沿革来看,刑法对于性自治权的保护呈上升趋势,侵犯性自治权犯罪的起刑点在不断降低。我国刑法在性侵犯罪中仍然存在对女性的歧视,这不符合国际公约的标准。当前,应当进一步降低性侵犯罪的入罪起点,将婚内强奸、疏忽性侵犯规定为犯罪,同时设立新的同意标准。  相似文献   
58.
互联网与金融中介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翔 《湖北社会科学》2003,(11):119-120
在网络时代,借贷双方的信息虽然可以在网上发布,但从大量繁杂的信息中找出有用的信息以及对信息的真伪分辨都需要成本;而且网络信息还有非同时性的特点,借贷双方也不可能总是处在相同的地域范围之中。这一切都使借贷双方的交易离不开金融中介,想要排除金融中介而通过互联网自由进行交易是不可能实现的。金融中介机构的重要性在网络时代将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59.
论转化型抢动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抢劫罪作为一种严重侵犯公民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的犯罪,是刑法重点打击的对象.本文拟对新刑法颁布以来,"转化型抢劫罪"在理论与实践中的几个疑难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60.
罗翔 《中外法学》2024,(2):285-306
网络暴力与言论和表达有关。对网络暴力的法律规制涉及言论自由与个人隐私、人格权益的权衡。在世界范围内,对言论自由的保护主要有侧重自由的美国模式、侧重尊严的德国模式以及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地方所采取的混合模式。名誉不同于荣誉,后者源于等级社会对贵族尊严的捍卫,进而演化为主观名誉感的观念,也即侮辱罪所侵犯的法益。名誉是一种具有社会评价的声誉,它必须以真实为基础,刑法无需保护建立在虚假事实上的伪名,否则就是在鼓励伪善。有必要对侮辱罪进行进一步界分:暴力侮辱属于暴行罪的范畴;诽谤性侮辱构成诽谤罪;以真实事实进行攻击属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范畴;仇恨性言论与侮辱罪无关;辱骂性侮辱应通过非刑法手段处理。对于网络暴力,权利行使可作为一项重要的出罪事由,无论是基于维护公共利益还是个人利益的权利行使,都可能阻却犯罪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