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15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社会发展的战略模式选择,是我国现代化中的一个十分重大的事情.本文将对近来国内外有关讨论加以简介评论,以供参考.国外关于发展模式的讨论在近数十年比较热闹.有论者粗略统计了一下,目下大概存在着或曾经存在过十几种主要的发展模式,其中包括:“人类发展观”(美国著名学者基思·格里劳教授认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术语正在过时.“人类的发展”模式正取而代之,后者强调对人力资本的投入.1990年,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出版《人类发展报告》);“依附理论”指导下的发展观(由关注拉美国家发展问题的西方学院派学者及发展经济学家提出.认为作为“外围”的第三世界国家依附于作为“中心”的工业强国,使后者越来越富而前者越来越穷,故应砸烂“依附”);“世界体系论”的发展观(在“依附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发展是由“外围”向“中心”升迁的过程,也是发展中国家逐渐富裕并取代今日富国的过程);“基本要求”的发展观(认为就业权利和参与决策是社会基本要求,而经济增长是次要的),等等(参见王春光《发展观的变迁》,《学习》1995年第7期)、但是,从理论实质上看.国外的发展模式讨论,大体上呈现递进序列.  相似文献   
72.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从法国移到了德国,当时德国工人阶级居于国际无产阶级斗争的前列。但是,由于德国党在合并问题上对拉萨尔主义做了无原则的让步,因而使党在思想理论上产生了严重的混乱,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严重泛滥,杜林就是当时这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73.
(一)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研究中,针对着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小册子对“主体”的某种忽视,适当强调“主体化”是必要的、科学的。在特定意义上,人的实践是人的“自由意志”的实践,它充分地体现着人作为主体对客体的超越。一概否定“主体化”,只讲客体规律,势必使这种“超越”在理论上失去凭倚,使哲学陷入“宿命论”之中难以自拔。但是,我们目前面对的情况是,无限制的“主体化”已远远超出必要的界限,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有使实践范畴主观化的危险。在一些论者那  相似文献   
74.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赴后继,英勇斗争而建立起来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它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之日,亦即人权实现之时.这是名副其实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是当代民主的一种最高类型.这一制度之所以能够保障人权的实现,之所以是当代民主的最高类型之一,并不是因为它空谈“自由”、“民主”和“平等”.它所孜孜以求的是真正的而不是纸面上的人权的实现.它把人权的实现奠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解和运用上(参见拙文  相似文献   
75.
人权理论歧见,大皆源于方法之异。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推进,要达到适应当前国内外斗争需要的新水平,首先必须彻底反思以前在方法论上的不足,真正按照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办事。 —  相似文献   
76.
马恩创立的唯物史观,呈现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双线结构".本世纪初,中国共产党人澄清误解,重申它,发展它,形成较成熟的"执政哲学",意义巨大.从"双线结构"也可以导出,在唯物史观中,"人的本质"不仅仅具有社会侧面,同时也具有个性侧面,它构成"人的发展"的一个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77.
78.
世家同志在陕时,曾与我打过“笔仗”.捧读他寄赠的《近期台湾哲学》,感慨良多.大陆与台湾的统一,是历史的大势,无可阻档.当此炎黄子孙终将聚首于一处的历史时刻,《近期台湾哲学》的可贵,就在于它使大陆的读者能够对近期台湾学者的哲学研究动态和趋势有所了解,至少对祖国统一的学术基础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9.
胡义成 《唯实》2003,(6):23-27
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论 ,并非“劳动价值论一元论” ,而是“效用 /劳动价值论” ,或曰“生产力 (率 )价值论” ,它体现并贯彻了生产力决定性。被长期误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正宗”的“劳动价值论一元论” ,源于考茨基在“批修”时对马克思的错解 ,应予否定 ;西方经济学的宏观要素价值论及微观效用价值论与马恩有相通处 ,我们应批判借鉴。  相似文献   
80.
胡义成 《桂海论丛》2003,19(4):38-40
马克思恩格斯的价值论 ,并非“劳动价值论一元论” ,而是“效用/劳动价值论”,或曰“生产力 (率 )价值论” ,它体现并贯彻了生产力决定性。被长期误为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正宗”的“劳动价值论一元论” ,源于考茨基在“批修”时对马克思的错解 ,应予否定 ;西方经济学的宏观要素价值论及微观效用价值论与马恩有异同之处 ,我们应批判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