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毒品犯罪刑事政策是一个国家特定历史时期总的刑事政策在毒品犯罪领域的具体体现,它着眼于毒品犯罪的基本态势,以惩治和预防毒品犯罪为目标,通过立法、司法、执法等活动和措施反映国家对毒品犯罪的基本态度。我国在惩治和预防毒品犯罪方面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而毒品犯罪发展的新形势也对新时期毒品犯罪防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网络暴力在生成与发展过程中会导致受害人自杀的危害后果。事实层面,网络暴力致人自杀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价值层面,网络暴力致人自杀具备客观归责的正当依据,理应纳入刑法规制范围。现行刑法对网络暴力致人自杀的刑法规制存在片面性和滞后性,难以有效发挥刑法在规制网络暴力致人自杀中的规范价值。基于网络暴力形成过程中责任主体的功能性差异,对网络暴力致人自杀的刑法规制研究应当从网络暴力行为主体和平台责任两个方面进行路径完善。合理限缩表层网络暴力行为主体的刑法规制范围,将其限定为网络暴力信息生成阶段中的初始发布者、后续加工发布者和网络暴力信息发展阶段中对信息传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推波助澜者。应对网络平台刑事责任认定条件进行合理修正,废除行政前置入罪程序,明确网络平台在网络暴力活动中的事前审核和事中监管义务。  相似文献   
13.
我国毒品犯罪的基本态势与防治对策(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阶段毒品犯罪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毒品犯罪在向全国大部分地区蔓延的同时,呈现出犯罪数量居高不下且逐年增长的态势,新型毒品犯罪案件快速增长。在毒品犯罪的实施者中,农民和无业人员居多,女性和青少年毒品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同时,毒品犯罪的手段和方式隐蔽性较强。就我国毒品犯罪的发展趋势而言,其高发态势短期内不会改变,而且还会呈现出其它新的发展特点。为此,必须切实贯彻《禁毒法》确定的禁毒方针,从阻击境外毒品流入、萎缩国内毒品消费市场等方面入手,有效防治我国毒品犯罪的进一步发展和蔓延。  相似文献   
14.
大唐天宝年间,唐剑南节度使鲜于仲、权臣杨国忠两次兵发南诏,均大败而归。吐善乘机而入,册封阁罗凤为“赞普钟南国大诏”。四十余年后,阁罗凤的利、子异牟寻继承南诏王位——南诏王城,沉浸在上元佳节里,高耸的彩楼上洋溢着观灯饮宴的喜笑声。南诏国师──异牟寻的叔叔举杯对邀两名吐善使吏。近几天吐善就要来册封异牟寻了。一吐蓄使吏遥指全城辉煌的灯火赞道:“王叔佐国有方,才有这样清子世界的良宵美景。”“我,算了吧!”国师林到嘴边,仿佛被什么硬了脖子;“诏王年轻有为,这历史的功劳薄由他来写,我为叔的也光彩啊!”国师的…  相似文献   
15.
刑事推定对解决主观明知的证明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推定的事实并非绝对真实,有可反驳的余地。为此,我国司法规范性文件中规定了"合理解释"的反驳方式,但合理解释的认定却缺乏相应的规定,导致实践中司法机关在推定明知时,对于行为人辩解是否需要提供证据、解释是否合理把握不准,易混淆可能知道与明知的界限。同时,部分审判机关在裁判文书中对行为人辩解鲜有回应或陷入循环说理,裁判结果令人难以信服。为完善犯罪主观明知推定规则,需要在明晰合理解释性质的前提下,依据客观事实和证据,结合事理、情理、常理判断该解释是否足以动摇推定明知的成立,从而认定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16.
考虑到国际刑法本身的特有属性,国际刑法中的国际犯罪只能是国家实施的国家行为,即以国家名义或者代表国家实施的,侵犯和危害全人类共同生活利益的严重危害行为,不应当是个人行为,而这正是国际刑事责任的基础。国际犯罪刑事责任从其本质上来讲只能是国家责任而不能是个人责任,其责任的承担主体只能是特定的个人,这反映了国际刑法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贪污罪的构成要件,总结出其构成特征,并对贪污罪的构成特征进行了简要的探讨,从而对贪污罪的司法认定问题进行了厘清。  相似文献   
18.
"放管服"改革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性阶段的最新理念性成果,是治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智慧结晶,是在社会全面改革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得到的理论性的升华,它是哲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论的智慧集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与马克思主义的四个哲学逻辑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是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在网络空间中发生的犯罪行为与其他犯罪行为相比具有特殊的犯罪原因。从越轨行为角度观察,网络犯罪行为基于行为反道德性和反社会性取得的可罚性被削弱,但位于事后评价层面所附加的道德属性仍然存在,在复杂的网络犯罪评价体系下,网络犯罪行为和越轨行为边界愈加模糊。从网络技术行为角度观察,技术中立作为犯罪动因时属于消极因素,其不直接促进或遏制犯罪,本质上是价值中立。对于网络犯罪,应当结合技术中立,构建二元动因评价体系,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观察犯罪,并在微观层面明确受道德背反限制的技术中立,以及受技术中立限制的具体动因的评价内容。  相似文献   
20.
<正>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一种教育类型。新征程上,职业院校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搭建中高本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