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1篇
法律   146篇
中国共产党   154篇
中国政治   217篇
政治理论   54篇
综合类   5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日一夫 《学习导报》2011,(15):44-46
早在上中学时,我就从课本上读了贺龙元帅“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从电影《南昌起义》中,知道了时任国民革命军20军军长的贺老总,不为蒋介石的高官厚禄所诱,毅然举起革命的大旗,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于是,瞻仰帅乡洪家关成了我多年的愿望。  相似文献   
33.
容错纠错机制具有促进问责精准化发展和激励探索创新的双重目标导向,一方面,容错纠错机制应对基层干部避责不为的问题,通过与问责制度的有效结合,促进问责精准化发展,打消“怕问责”的顾虑;另一方面,容错纠错机制响应改革发展要求,能够激励公职人员探索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当前存在容错偏向于一般性失误的问题,容错纠错机制的激励作用并未凸显,容错程序偏重于事后容错等问题影响容错纠错机制的运行实效,对此本文提出健全容错纠错防错全流程衔接、采取事前容错与事后容错双路径并重、建立容错纠错横向“1+N”制度体系等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34.
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基层工作的模式与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基层工作模式,从管理主体来看,可分为网格包干型、三级联管型.村企联管型和依托协会型四种;从出租房屋主来看,可分为契约自治型、双向关联型和旅店式管理型三种;从流动人口居住和从业特点来看,可分为企业集中管理型、产业升级过滤型,大院委托管理型和居干搂长协助型四种.当然,不管哪种工作模式,其实施均会遇到来自管理主体的人员-资金-设施困境、"执法权"缺乏困境、管理员本地化困境和来自管理客体的流动人口融合困境、流动人口不配合困境、流动人口流动性困境、出租房屋主搭便车困境的制约.  相似文献   
35.
36.
善意取得既是适应经济发展的一项交易规则,也是现代民法中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制度。善意取得制度传统上是动产的善意制度,所以不动产是否适用善意取得一直颇有争议。对此问题,日本法和中国法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关于善意取得成立的要件,日本《民法》第192条和中国《物权法》106条都分别作出了规定。然而,基于无偿行为下的善意取得是否成立,中国的法律则明确予以否定。与此相对,虽然日本法律没有对之作出明确规定,而学界的主流观点却认为善意取得可以成立。进而,无偿取得者是否有必要基于不当得利之原因而向原所有权人返还不当得利,这个问题也成为当今日本学界广泛讨论的议题。虽然日、中之间的法制度有着明显的差异,不过,部分法律规定和学说的见解仍然值得两国间相互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7.
创造时间     
日常生活中,常听到有领导抱怨说没时间.是生活得太过充实了吗?并非如此.在我看来,说自己没时间的人,事实上是缺乏“合理分配时间”的能力,工作毫无“计划性”可言.若是上司的话,则证明此人不具备将“权力下放”给部下的气度.或者,仅仅对于自己能胜任的“喜欢做的工作”情有独钟、埋头苦干,对其他工作一概置之不理.  相似文献   
38.
在你的部门里.组织能发挥它的作用吗?在单位里有没有看到以下现象:早会散漫:打电话、接电话的方法因人而异。乱七八糟没有统一的章法:会议的开始和结束没有明确的界限;女性员工故意过分娇媚;部下对上司嬉皮笑脸、不拘小节;明明有制服、制帽却有人不穿、不戴,有不系纽扣、不拉上拉链等着装邋遏的人;公私不分,讲私房话、用公家电话谈私事的情况很多,有的人买自己的东西却拿单位的钱报销。  相似文献   
39.
善晶晶 《学理论》2014,(3):276-277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出现一些"左"倾错误思想,在内容、方法、手段上对我党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从反面总结经验教训,提高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认识,不折腾,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把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40.
人生的种种苦恼,总混杂在我们对物品的执着中,作者通过参透瑜伽“断行、舍行、离行”的人生哲学,并由此获得灵感,创造出了一套通过日常的家居整理改善心灵环境的“断舍离”整理术。其中,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这本书令我们不断自问:自己真正害怕的是什么?对物品断舍离了,那对自己的过去,是否也勇敢地断舍离了?那些令你心酸纠结不已的回忆,你认真思考过吗?若已从中得到教训,何必再耿耿于怀,不肯放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