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主集中制是工人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所奠定的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但我党对于民主集中制的认识,并不是一开始就明确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肤浅到深刻,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曲折的发展过程。写进党章在1921年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的具体条文中,虽然已有关于委员制、选举制和监督制的若干规定,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精神,但是尚未提出“民主集中  相似文献   
2.
苗伟 《实事求是》2008,(5):16-19
人类通过以实践批判为核心的文化创造活动,创造着人的世界和人本身,不断接近自由全面发展的文化理想,这是马克思的“实践——社会——人”的文化辩证法。深切关注文化时代的文化精神,深化对文化时代的文化认识,这是文化时代的呼唤。走向文化哲学,完成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当代形态的重构,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身哲学使命和当今时代文化精神的自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文化形式在当代发展的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方法,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结合起来,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这一重要指示立足和谐建设、着眼以人为本,符合新的历史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发展规律,顺应当今多元化、多渠道利用调解方式处理社会矛盾的世界潮流,与中华民族“和为贵”的传统美德息息相通,为我们合理地处理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纠纷指明了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积极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为主导、司法调解为保证、社会调解为…  相似文献   
4.
苗伟 《前进》2023,(2):27-28+33
<正>【核心阅读】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实践意义、理论意义、战略意义、制度意义。全省政法机关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和践行“三个务必”,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履行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奋力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政法工作现代化,为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山西篇章贡献政法力量。  相似文献   
5.
理论界就收入分配公平标准问题作了种种探讨,现综述如下:一、分配公平标准的一般特性1、历史性。多数同志认为,分配公平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以及二者的统一——生产方式的变革而变化的。原始社会建立在极其低下的生产力基础上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其收入分配只能是平均的,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共同基础——私有制,决定了收入的大部分为剥削阶级占有,劳动者得到的只能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部分。  相似文献   
6.
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笔者总结出了“身、情、新、实”四个字.依据“四字经”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苗伟 《理论探索》2012,(3):19-23
文化优化作为一个崭新的时代命题,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它是对当今人类所面临的文化困境和难题的回应,倾注了人类理性的自觉、智慧的设计、美好的意愿、自我的反省,对人及人的文化世界具有十分积极的效应。文化优化不是主观臆想,它由可能到现实,有着坚实的理论依据。作为来自文化主体的一项客观的、自觉的文化实践活动,文化优化主要受到客体、主体和实践三重尺度的规约。  相似文献   
8.
苗伟 《长白学刊》2010,(3):141-145
伴随着公共性的凸显、合理性的确立和个体性的生成,中国社会逐渐由传统熟人社会、人治社会、农业社会向现代生人社会、法治社会、工业社会转型。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化发展呈现出开放化、大众化、多样化、信息化的积极走势,但也存在民族传统文化式微、意识形态安全凸显、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等消极倾向。在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构成当代人类文化存在的外在表征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创生机制。和合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和首要价值,走向文化的和合既符合中国文化固有的文化精神和文化逻辑,又是时代的文化旨趣和文化诉求。  相似文献   
9.
苗伟 《理论月刊》2010,(6):43-45
理解文化的关键在于其存在和发展方式的澄明,也就是分析文化的生成过程、演进机制及意义所在。站在文化哲学的立场,不难看出,自然、人与文化三股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当然人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文化的生成是人化与化人的双向过程,文化的演进伴随着进化与优化的二重变奏,文化的意义在于人为与为人的两度确证。  相似文献   
10.
苗伟 《前沿》2013,(13):37-40
全球化的深化和拓展,必然触及文化的深层内核。全球化带来的悖谬式的文化现实,以及引发的争端性的文化认识,给人类文化的发展前景蒙上一层两歧的迷雾。但全球化在多大程度上成为人类的福祉,却取决于我们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人类要化解当前的危机,促使全球化向更高阶段跃升,必须树立文化开放的意识、文化安全的意识、文化创新的意识、文化批判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