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6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58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十年前,我生活在大别山区的一个只有六七户人家的小山村里。1976年我初中毕业回乡当了民办教师,在那山沟里也算是一个“知识分子”,然而我的头脑中却绝少现代意识。那时的我,还是个“臣民”。 记得山村一位学生问我:“清朝完了以后叫什么朝?”为了解释得更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我竟说:“有一个短命的‘蒋家王朝’,还有现在的‘社会主义朝’。” 毛主席逝世后,我曾跟我那1952年入党的母亲一起为毛岸英的牺牲痛惜不已。我觉得,“主席”和“皇  相似文献   
32.
编者按: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第12~17条修正案,意义重大。以此为契机,《法商研究》编辑部和中南政法学院法律系于3月18日在武汉联合举办了全国性的宪法修改问题学术研讨会,就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宪法修改的一般理论和我国宪法在...  相似文献   
33.
“循规蹈矩”在中国近现代文化中一直视为“保守”、“僵化”的代名词。这种贬义不应带入我们正致力建设的法治社会。在法治社会,“规”、“矩”就是法律,我们唯恐人们不“循”不“蹈”。对于现存的法律秩序,我们决不能提倡官吏在修法程序之外“大胆创新”、“打破常规”、“冲破束缚”。在法治社会,“规矩”即法律有着特别的涵义,官吏“循规蹈矩”因而有着特别重要的  相似文献   
34.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起步晚,人们多将其等同于"历史文物保护",认知不到位,法规也不完备。对此我们必须全面反省,筹谋改良之道。"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有特殊的宗旨和目标,其保护任务更为艰巨,完善保护立法迫在眉睫。关于具体保护对象确定、保护规划的民主制定与监督、保护权责归属及权力范围、名城破坏事件的认定及纠劾、名城破坏犯罪及案件管辖权等关键问题,都必须尽快通过立法加以解决。本文针对目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障碍,就其法律保护中的立法任务作出了初步阐发。文章认为,法律保护的重中之重是完善法定督纠机制,特别是民意代表、新闻媒体、社会公众三者依法参与和监督的有关机制。  相似文献   
35.
案情这是清朝著名廉吏于成龙任广西罗城县令时审理的一起少女抗婚案件。罗城县有一市侩冯汝棠,聘请年轻秀才钱万青为塾师,教女儿冯婉姑读书识字。天长日久,师生之间萌生了恋情,私订终身,并暗中同居。后二人又通过媒人,并经汝棠认可,正式定亲。不久,城中有一富家恶少吕豹变,垂涎婉姑的美貌,屡屡以重金贿赂婉姑的丫环,令其诋毁钱万青,夸吕家豪富。汝棠听信了这些谗言,贪慕吕家豪富,遂与钱家悔婚,转将婉姑许配吕家。迎亲那天,婉姑不从,被吕家强行抬去。拜堂之时,婉姑乘人不备,抽出自带剪刀,刺伤吕豹变。然后乘乱逃到县衙,请求县官为她做主。钱…  相似文献   
36.
没有哪个共同体已经完全实现了“法治”理想。对这一理想的内涵的困惑 ,似乎使得这一理想必然遥不可及 (亦即一个“含糊不清的理想”)。法律体系必定包括一些模糊的法律 ,它们典型地允许着法律中的权变 ,典型地支持着许多无法审查的官方决定 ,并且从来就不会对一个共同体生活的每一方面都加以详尽规范。法治理想似乎永远无法实现 ,正是由法律实践活动的这些特征决定的。在这里 ,我要追问的是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法治中的“欠缺”( deficit) ;我将证明 :法律实践活动的这些特征并不一定导致“法治欠缺”的产生。我的结论是 ,共同体之所以不能实现法治 ,仅仅是因为政府对法治信仰的不忠 ,以及立法者没有真心追求法治理想 (或者说 ,他们制定的规则没有追求法治 )。法治并非必然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37.
“亲亲尊尊”与亲属相犯:中外刑法的暗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范忠信 《法学研究》1997,(3):117-132
“亲亲尊尊”与亲属相犯:中外刑法的暗合范忠信对于亲属之间的侵害案件,在确定法律责任时,奉行“亲亲尊尊”原则:亲属间人身侵犯,罪重于非亲属间人身侵犯;对尊亲属的人身侵犯,罪重于对卑亲属的人身侵犯;亲属间的财产侵犯,罪轻于非亲属之间的财产侵犯……,等等...  相似文献   
38.
国民冷漠、怠责与怯懦的法律治疗——欧美刑法强化精神文明的作法与启示范忠信衡量一国国民精神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是看其多数国民是否具有热情、爱心、责任感,是否勇敢。维系一个健康的社会,其主要的精神纽带之一就是其成员们的热情、爱心、责任感和勇敢。因...  相似文献   
39.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至今,已经整整十年了。对于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来说,十年只不过是「弹指一挥」之间。然而,这十年给我们的印象太深刻了:「悲欢离合」的泪水和往事唤起了新的希望。俗语说:「谁家都有难唱的曲。」一家人之间有些分歧,甚至争吵,并不奇怪;怪的是,中华民族这样有着强大凝聚力的大家庭,「人为的分离之曲」竟艰难地「唱」了数十年。如今,人为的樊篱终于在民众的强力动击下逐渐崩塌了。海峡之间各方面的往来日趋频繁。这一切都说明了和平统一的大门已经洞开,一家人只要坐下来,一切都好商量。中华民族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40.
中国亲属容隐制度的历程、规律及启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关于亲属容隐制度,人们一般有许多误解。这些误解,又是由于对容隐制度没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所致。本文对容隐制度在中国社会中的二千余年发展历程首次作了全面系统的评述,并就这一特殊制度的发展规律作了初步总结。在这一基础上,作者指出了容隐制度给我们的三大启示,即:容隐制度可能反映了在人类之国家阶段,公法不得不正视和尊重人道亲情;容隐制度可能有防止过分的司法专横和诛连的正面作用;容隐制度还是对不可期待多数人“大义灭亲”之情形的一种无可奈何的让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