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6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58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一个中国”原则的法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两岸关系久悬未定,两岸政治性谈判久拖未启,两岸事务性商谈久停未复,两岸的中国人尤其是在台湾地区的中国人忧心重重。这种状况是如何造成的?台湾当局的说法一变再变,但总是把责任推给大陆方面,先说什么两岸关系问题“是民主制度之争”,后说大陆方面缺乏善意,再后说大陆方面的军事演习等行动恶化了两岸关系气氛,唯独没有从自身搞分裂、搞“台独”上找原因。  相似文献   
52.
范忠信 《宁夏党校学报》2020,(2):5-16,F0002
今日海峡两岸关系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华传统文化影响而生的中国式问题。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应是"求同存异"前提下互利合作不断加深。作为两岸"共同语言""共同兴趣爱好"的传统文化,正是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坚实基础。传统文化在两岸关系中的这一重要角色作用,过去并未受到足够重视,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文化上的"中国"或"中华"因素的充分适当运用,也许是推进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最重要方略之一。  相似文献   
53.
直接研究“中华法系”的学术专著,我见到的很少。从前见过台湾李钟声先生的《中华法系论》,又读过陈顾远先生的《中国文化与中国法系》。最近又有郝铁川兄所著的《中华法系研究》。我喜欢这个题目,喜欢看人家搞居高临下的“大制作”,因而把铁川的书从头到尾认真读了一...  相似文献   
54.
1998年6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中国西安邂逅一名七岁的中国小女孩。“你很想看见我,是吗?”“是的,因为你是美国总统”。“你知道美国总统是干什么的吗?”“美国总统是管美国人民的”。“唔,……应该说是美国人民管美国总统”。这段对话最先刊载于《女友》杂志1999年第1期,后又经许多传媒传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克林顿对这名七岁小女孩说“是美国人民管美国总统”之时,我看不象是资产阶级政治家在公众场合刻意说出些言不由衷的话来做“政治秀”,而应当或多或少是他当时内心的真实感受,或许就是不经意之间向一名中国小女孩吐吐苦水。…  相似文献   
55.
亲亲相为隐:中外法律的共同传统———兼论其根源及其与法治的关系范忠信引言这个题目本身可能就有些骇人耳目,但只是在陈述一个长期被人们忽视且无法作任何别的概括的客观事实。人们通常以为,“亲亲相为隐”是中国封建宗法主义法律传统的特有原则之一,是中国传统法...  相似文献   
56.
范忠信 《现代法学》2003,25(3):40-47
我作了一些考察 ,发现构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气候土壤的不外是三种东西 :一是东亚大陆特殊的地域气候或自然环境 ,二是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三是宗法社会组织。这三者综合地决定了中国法律传统的性质特色  相似文献   
57.
58.
纠纷解决是社会和谐的第一要义,中国法律传统始终贯穿着注重和谐这一主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许多构思与实践,特别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纠纷解决机制与社会治理模式,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对纠纷解决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基础上,通过考察中国传统社会纠纷解决承担主体的多样性,以及纠纷解决途径的多样性,阐释了传统纠纷解决机制对当下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无论在司法方面,还是非司法方面都极具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9.
古人倡导“择善固执”,意即在善与非善之间,一旦选择了善,就笃信笃行,终生不改;虽颠沛造次,仍不放弃。这样认“善”为真为理而守礼护礼的人,是中国传统社会里的功臣,“礼治”或“德治”秩序的建立或存续,正依赖他们。今天我倡言“择法固执”。我主张,在法与非法...  相似文献   
60.
“阳光法案”与台湾“廉政”问题──台湾《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的特点、局限及其立法史范忠信“青天白日,满地红包”,这是近年台湾报刊对国民党官员贪污腐败情形的高度概括。为惩治腐败,安抚民心,巩固统治,台湾当局近年来除制定了一系列与“吏治”有关的法律,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