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94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本文从分析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在从政经历的不同阶段逐步形成依宪治理思想的历史线索出发,较为全面和系统地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依宪治理思想的理论来源、思想特征以及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对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作者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正式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决定》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决定》等等重要文献为依托,详细分析了习近平依宪治理思想的重要特征及制度化要求,指出习近平依宪治理思想的最重要的理论价值是树立宪法至上的法律权威,其实践意义是推动宪法实施,使宪法作为根本法在实际中能够真正起到法律所应具有的调整人们行为、约束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行为规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已于2003年8月27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将于2004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一部规范政府审批和许可行为、依法保障公民行政法上的权利的重要法律,出台意义非常重大。一方面,该法明确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行政许可制度可以享有行政法上的权利;另一方面,该法又为规范政府审批和许可行为提供了一个基本法律依据,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提供了法律制度上的有效保障。可以说,《行政许可法》是规范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行政关系的一个基本行政…  相似文献   
123.
非典防治凸现法律适用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提示:SARS似乎已离我们远去,但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 的法律机制所做出的应对是否也像医疗机构最初那样促不及防?随 后而来的一系列反应又是否对症下药?本期我们集中刊发了4篇文 章,以期引起大家对我国立法和法律适用的反思。  相似文献   
124.
受教育权宪法保护的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莫纪宏 《法学家》2003,(3):45-54
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是,这项权利作为宪法权利应当获得什么样性质的宪法保护却是被我国宪法学理论研究长期忽视的问题.本文作者认为,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宪法权利其受到宪法保护的基本内涵就是指立法机关在法律中有义务规定政府在公民受教育权实现方面应当具有最低限度的保障责任,而在政府无法承担有效保障责任的领域,公民应当享有充分的受教育的自由.在受教育权上确立政府的最低限度的保障责任目的就是为了使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宪法权利具有对抗政府权力的功能,可以建立宪法权利至上的法治观念.作者指出,当前,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关键是要求政府必须为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提供完全和充分的物质条件和制度条件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5.
莫纪宏  Liao  Zhenyun 《中国法律》2006,(2):20-21,78-80
当前是我国各种群体性事件、自然灾害和矿难事故等等公共安全事件频发阶段,尽管党中央和国务院已经出台许多有针对性的政策,特别是从上到下已经制定了一批维护公共安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但是,这些措施的出台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日趋严重的公共安全紧张形势。究其背後的根本原因而言,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有关公共安全的制度建设不完善,一方面,维护公共安全的管理机制分散,没有形成应有的合力,存在着各管一摊、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上的弊端;另一方面,有关公共安全方面的设施建设成本投入不够,特别是矿山生产安全环境恶化,现有的设备和设施不能满足维护最低安全要求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6.
中国紧急状态法的立法状况及特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莫纪宏 《法学论坛》2003,18(4):5-12
本文侧重对我国目前紧急状态法的立法现状、内容和特征进行了比较全面地分析 ,并在结合国外法治国家紧急状态法律制度建设的经验基础之上 ,提出要统一我国的紧急状态法律制度 ,特别是应当制定统一的紧急状态法来代替目前分散立法的状况 ,此外 ,还应当建立统一的应急机构来保证政府在紧急状态时期能够依法行使行政紧急权力 ,防止公民的宪法和法律权利因为实施紧急状态而受到政府紧急权力不必要的侵犯。  相似文献   
127.
莫纪宏 《法学研究》2021,43(6):3-18
对于我国当下是否已经存在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宪法解释行为或结果,宪法学界存在不同认识.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已经产生了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实质性宪法解释文件,但实质性宪法解释的判断方法和标准尚无学术共识.宪法解释是否已经成为实体与程序相统一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宪法实施制度,仍需从法理上进行严谨和细致的分析.结合宪法解释制度的法律事实特征来看,我国现行宪法第67条确立的宪法解释制度,在宪法实施的实践中已经具备了构成完整法律事实意义上的宪法解释的实体性要件,并且通过具有法律拘束力的法律文件发挥着实质性宪法解释的制度功能,但其程序性要件还不完备.宪法解释制度今后完善的重点,应当是全面和系统地整合各种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宪法解释文件,通过统一、规范的宪法解释程序发布正式的宪法解释令,构建判断方法科学、认定标准清晰、结构体系严密的完整法律事实意义上的宪法解释制度.  相似文献   
128.
莫纪宏 《人权》2010,(4):2-6
“公民”概念是指称与具有完整主权特征的现代政治国家相对应的、作为主权国家构成要素之一的“居民”个人。在现代社会中,“公民”意味着个人属于一个具有独立完整主权、有一整套合法有序运作的国家权力运行机制的“政治国家”,“公民”是个人与主权国家之间的政治联系的“价值属性”,  相似文献   
129.
<正>一、国外安全生产立法制度的形成英国、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是劳动安全立法最早和相对完善的国家。最早的劳动安全立法,可追溯到1802年的英国。1802年英国议会首先通过了一项限制纺织厂童工工作时间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重要的职业安全卫生法规,它是从保护劳动者职业安全健康角度出发制定的。随后,1832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厂法》,该法对工人的劳动安全、卫生、福利作了规定,成为工厂立法时期的源头。美国的职业安全卫生立法最早起源于州立法。19世纪中后叶,由于当时美国3年内战(1861-1864年南北战争)的影响,工厂里一片混乱,劳动条件极为恶劣,  相似文献   
130.
在我们的制度上,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保证公民基本权利实现的监督制度,以及有效纠正违法行政行为的矫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