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110篇
中国政治   41篇
政治理论   23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不死的理想     
1955年4月13日,在家里工作的爱因斯坦感到右腹阵阵剧痛,同时还出现了其他的不祥之兆。医生们迅速赶到,会诊结果是主动脉瘤,并建议他立刻动手术进行治疗。爱因斯坦婉言谢绝了。在1945年和1948年,他接连做了两次手术之后,已经发现主动脉上有一个瘤。他有预感,这个致命的定时炸弹即将爆炸,自己也应该走了。  相似文献   
12.
婚礼作为人生中最隆重的庆典,已经成为世界各民族的一种风俗。下面三位名人的婚礼,都发生了与众不同的趣事。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结婚那天,新郎、新娘双方的父母和客人都到齐了,只有新郎还迟迟没有露面。人们四处寻找,终于在实验室里找到了他。原来,他正在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实验中的细微变化呢!  相似文献   
13.
与梅认识是2006年的夏天,我到山曲一个艾滋病免费救治点采访。梅是刚被收治进来的病人,二十五六岁的样子,身材高挑,皮肤白皙。这里的医护人员说,梅是宫外孕手术输血感染了HIV病毒,还没有到发病期。我还得知梅刚来这里救治的时候,不能接受自己成为一名病人的事实,曾独自关在病房里,几天不出门。后来经过医生开导才慢慢融入其他病人之中。看着梅花季一样的年龄,谁能把这个透着青春气息的女孩与“艾滋病”联系起来呢?  相似文献   
14.
蒋光宇 《党员文摘》2009,(12):20-21
在美国西雅图的一所著名教堂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戴尔·泰勒。有一天,他向教会学校一个班的学生们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相似文献   
15.
用人如待花     
蒋光宇 《奋斗》2007,(10):61-61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狮子王图谋霸业.准备进一步开拓自己的疆域.决定与邻国开战。出征前它举行了军事会议,会后派大臣通告百兽.要根据各自的特长承担不同的任务。百兽各个自告奋勇:狐狸出谋策划当军师.大象驮运军需用品搞运输,长颈鹿了望敌阵,黑熊冲在前头当先锋,猴子则充当间谍深入敌后……  相似文献   
16.
三国时郁林太守陆绩,为官一生,两袖清风,离任时什么也没有,行李太轻压不住船,只好搬块石头放到船上。后人称压船的石头为“廉石”。提到“廉石”,自然联想到一些廉诗。明代宣德年间的苏州知府况钟,为官廉洁,生活俭朴,离任时向百姓赠诗曰:“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棉。”比况钟小十几岁的于谦,为官的口碑很好。于谦写过一首《入京诗》:“绢帕蘑菇又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于谦还写过一首《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称得上是清清…  相似文献   
17.
善用短变长     
美国柯达公司在制造感光材料时,需要有人在暗室工作。但视力正常的人一进入暗室,犹如司机驾驶着失控的车辆一样不知所措。针对这种情况有人建议:盲人习惯于在黑暗中生活,如果让盲人来干这种工作,定能提高工作效率。于是,柯达公司经理下令:将暗室的工作人员全部换成盲人。  相似文献   
18.
4月11日至14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调查研究。这个地区干旱少雨,沙漠肆虐,生态极为脆弱,人们生活艰苦。胡锦涛多次顶着风沙,走荒漠,登沙丘,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19.
一八五八年,李鸿章赶赴江西曾国藩幕府。曾国藩认为,李鸿章虽然有才气,但由于年纪轻,阅历浅,再加上多年当京官养成的一些惰性,不经过相当的历练是难以担当大任的,于是,十分注意用日常小事点拨他。李鸿章在当京官的时候,生活比较散漫,有贪睡的习惯。曾国藩则恰恰相反,每天起得很早,不到六点就吃早饭,而且要与幕僚同坐进餐。曾国藩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  相似文献   
20.
很偶然看到了老木匠差别墅的故事。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老板舍不得做得一手好活计又有很强组织能力的老木匠走,再三挽留。老木匠决心已下,老板只得答应。但问他是否可以继续负责再建一座别墅,老木匠答应了。 在盖别墅的过程中,大家都看得出来,老木匠的心思已不在工作上了。用料也不那么严格,做出的活计也全无往日水准,有时还往自己的家里带些贵重物品。老板没有说什么,只是在别墅建好后,把钥匙交给了老木匠。 “这已是你自己的别墅。”老板说,“很早以前,我就决定在你退休前送给你一件礼物,也就是你退休前建的这幢别墅。” 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