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法律   54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学理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蔡守秋 《现代法学》2005,27(6):54-61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公平社会,始终是人类和法学家孜孜以求的一个崇高理想。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与人的关系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正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及其迫切需求,才促使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学理论即调整论开始在中国法学界诞生、成长和传播。  相似文献   
42.
深化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守秋 《法学家》2004,(1):26-30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43.
人类生活在声音的环境中,并且依靠声音来传递信息。但是,噪声使人讨厌、受害,并且妨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休息。随着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及社会生活的繁荣,噪声已发展为扰民最重的公害之一,加强对噪声的法律控制也被提到了环境保护及社会管理工作的议程。  相似文献   
44.
环境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论环境法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环境法及环境法学的应有地位还没有得到公认和确立。有的人把环境法当作经济法或行政法中的一个部分;有的人视环境法为旁门小溪,把它摆到可缓可急、可大可小的轻微地位。这样不仅妨碍环境法及环境法学体系的建立和进一步发展,而且也妨碍整个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我认为环境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提出以下意见进行商榷。从环境法发展的过程看,它已走上与其它法律部门平行的独立发展道路如同任何其它法律部门一样,环境法也有它自己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在十八世纪第一次工业大革命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即对环境自净能力的冲击不大,这时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利用或某些对人们生活有显著影响的方面,在法律上则出现了一些零散的具有保护局部环境作用的条文。  相似文献   
45.
蔡守秋  莫神星 《前沿》2009,(2):95-97
一、节能减排,重在机制 在能源紧张的高油价时代,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后。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节能减排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6.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外国特别是美国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Integrated Ecosystem Management,IEM)法制建设方面的发展概况和经验;阐明了国际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的发展历史,认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条约及其履约机制促进了生态系统综合管理方法的成熟和推广;总结了中国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制建设方面的成就,指出在将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定化、制度化方面还有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47.
论环境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环境权是一项重要的法律权利,它作为一种法学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环境法律问题。环境权及其学说在国内法和国际法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从法律上确认、保障环境权,从理论上研究环境权的意义、作用和特征,对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协调、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建设生态区的法制保障(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加强生态法制建设 ,是我国建设生态区的基本做法我国在环境保护和社会生态化方面曾走过一段弯路。 1 95 8年的“大跃进”运动及其以后所实施的“左”的政策 ,使全国的土地、森林、草原、江河湖海和野生动植物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所带来的后果不是社会的绿化 ,而是环境恶化、资源退化、山岭光秃化、土地沙漠化。事实说明 ,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并不能使我国自动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1 .建设生态区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具体化在我国 ,包括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区、生态工业园区在内的各种生态区试点和建设 ,与…  相似文献   
49.
建设生态区的法制保障(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认为 ,国外建设生态园区和社区、促进可循环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态化的基本经验之一 ,是重视生态法制的保障作用。通过回顾、总结我国建设生态区的实践 ,指出建设生态区特别是生态省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具体化 ,加强环境资源法制建设是建设生态区的根本保障。文章论述了生态省建设的基本作法和生态省法制建设的主要内容 ,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生态省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0.
环境法——国家安全的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际上一些政治家认为威胁国家安全的不只是外敌入侵和犯罪活动,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外来物种入侵、因资源危机所引起的争夺资源纠纷,同样危及到国家的未来和发展,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安全。而环境法作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环境安全的有力武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一、国外环境法与环境安全     环境安全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处于一种不受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安全状态,或者说国家和世界处于一种不受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危害的良好状态;它表示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