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17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1.
蔡煜 《中国公证》2002,(2):34-36
公证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根据公证法律规范,在参与公证法律关系时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活动者。它不仅是研究公证法律关系理论的首要课题,而且也是公证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上海的儿童乞丐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市容的一大顽疾.这些外地儿童绝大多数是由其亲属带出,也有一部分单身儿童.这些儿童行乞时拉拉扯扯、下跪作揖,虽经有关部门多次整治,但效果不甚理想.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有损城市形象,而且极大地损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据了解,此类现象在全国各大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所谓的“丐帮”,令人十分担忧.笔者试图从法律角度谈一下个人浅见.经过调查发现,引起此类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六个.原因之一:地区经济文化差距大.这些儿童绝大多数来自贫困地区,经济文化水平比较低,家中壮劳力大都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妇女靠种田也挣不了几个钱.而在这里一天一个小孩讨个二、三十元不成问题,又无  相似文献   
13.
继承公证的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煜 《中国公证》2009,(6):48-51
继承公证作为公证机构的传统业务,在新的形势下也面临诸多风险,需要公证行业积极应对. 一、继承公证面临的风险 (一)法律适用风险 法律风险包括因法律适用冲突、法律空白和法律缺乏操作性带来的风险.法律冲突是公证机构办理继承公证时面临的最常见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4.
蔡煜 《中国公证》2002,(4):36-39
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机构的调查取证工作,都必须通过法律加以保障和规范。这样,既能保障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执行,又能维护社会主体的合法、正当权益不受侵犯。当前,除公、检、法等司法、行政机关的调查取证工作在立法上已有了明确规  相似文献   
15.
公证赔偿责任的认定是公证理论和实践中一个“老大难”问题。说其“老”,是因为这是一个自公证制度恢复以来一直困扰公证研究者和从业者的老问题,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更没有形成规范的制度;言其“大”,是因为这是一个事关公证机构与当事人关系,甚至事关公证员执业生涯和公证机构社会形象的根本性问题;论其“难”,则从法理高度到技术层面,皆有未明之义,未解之结。  相似文献   
16.
蔡煜 《中国公证》2014,(4):69-72
一、经验 1、在中国最权威的媒体上向全党全国介绍公证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宣传方式推动公证工作发展。1950年代《人民日报》上共正面宣传公证工作4次。第1次是在1951年4月19日,报道《南昌市人民法院通过公证工作保护国家财产》,并配发短评指出:目前北京、天津、上海、青岛、哈尔滨、沈阳等城市也实行了公证制度或公证业务,但有些城市的法院还不善于通过公证制度保护国家利益。南昌市人民法院所采用的公证制度,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做法。比如对保证商进行严格审查,禁止同业作保等,  相似文献   
17.
蔡煜 《中国司法》2002,2(3):46-48
自1984年10月司法部出台《关于加强和改革公证工作的意见》以来,新时期的公证改革工作已经经历了17年的风风雨雨。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改革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学习和研究问题,鼓励敞开思想,各抒己见,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开展讨论。”有鉴于此,笔者将自己的一些不成熟想法写成书面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自1984年10月司法部出台《关于加强和改革公证工作的意见》①以来,新时期的公证改革工作已经经历了17年的风风雨雨。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改革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学习和研究问题,鼓励敞开思想,各抒己见,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开展讨论②。”有鉴于此,笔者将自己的一些不成熟想法写成书面意见,供同志们参考。一、改革进程中的“良性违规”问题(一)“违规”的主要表现。1982年4月13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以下简称《公证…  相似文献   
19.
蔡煜 《中国司法》2003,(2):49-50
三、公证权监督问题 “权力趋向腐化,绝对权力绝对腐化”。在中国社会经济体制变迁过程中,如果没有建立运作一个有效的公证权监督机制,公证权很容易被商品化或者沦为一些党政机关领导者的“法治工具”,最坏的结果可能是公证权在沿着我们改革者所设想的从国家权力走向社会权力的行程中,被腐化了,不得不提前走进了历史的坟墓,等待重生。  相似文献   
20.
上期本课题组讨论了构成公证赔偿责任的三个要件中的第一个要件即“过错”,并提出过错乃是公证赔偿责任的核心要件的观点。本文要讨论的,则是构成公证赔偿责任的另外两个要件——“损失”和“损失与过错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认为,就如必须对“过错”作出明确的、准确的界定,对于“损失”,也必须依据法理和有关法律,给出准确的定义,这是讨论损失与过错之间因果关系的先决条件。而损失与过错之间是否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则是判定公证机构是否构成公证赔偿责任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