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104篇
法律   84篇
中国共产党   96篇
中国政治   97篇
政治理论   34篇
综合类   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01.
后危机时代,江西经济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关键要适时转型,实现由投资拉动向投资、消费、出口协调发展转变、由强攻工业向工业、农业、服务业协调发展转变、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由单纯的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102.
试论小额诉讼制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首先对小额诉讼程序建立的程序法基础进行了考察,并通过对相关国家及地区立法的介绍,分析了设立小额诉讼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同时还检讨了我国目前简易程序的立法及司法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建立小额诉讼制度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讨论小额诉讼制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一项具体程序制度的构建,还在于民事诉讼程序改革中必须要考虑的公正与效益相协调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3.
第四章司法鉴定制度 第一节司法鉴定制度的概念与分析 司法鉴定制度从狭义上讲,仅指进行鉴定的程序制度;从广义上讲还应包括,作为诉讼证明制度一部分,对司法鉴定结论进行审查和运用的制度.前者是对鉴定活动而言的规则,后者是对证明而言的规则.这些规则的首要目的就是保证鉴定结论的客观真实性. 司法鉴定的专门性、司法鉴定结论失真的隐蔽性不仅使鉴定本身只能由专门的鉴定人员来完成,而且在运用司法鉴定结论的诉讼证明活动中对鉴定结论的审查也只能由具有相关学科专门知识的人员来完成.因此,司法鉴定制度不仅要对鉴定活动进行规范,而且要以运用鉴定结论的证明活动进行规范.本文所称司法鉴定制度为广义的概念. 目前对司法鉴定制度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司法鉴定体制、鉴定人、鉴定的程序制度和鉴定标准化方面.应当说这已经奠定了司法鉴定的基本理论框架,但从总体上讲,还不够深入,值得进一步探讨. 第二节外国司法鉴定制度分析 与法系的划分相似,由于社会、历史背景不同,各国的司法鉴定制度大体上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德国、日本、前苏联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司法鉴定制度,即大陆法系的司法鉴定制度;二是英国、美国以及英联邦国家的司法鉴定制度,即英美法系的司法鉴定制度.两大法系之间的司法鉴定制度差别甚大,而法系内部各国的司法鉴定制度也有许多不同.限于篇幅,这里不再细分而一并讨论.  相似文献   
104.
105.
在对我国各级法院有关专家法律意见书的1418件裁判文书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域外制度最新理论观点的比较法研究,基于民法"委托—代理"理论,可将专家法律意见书定性为广义的当事人陈述。专家法律意见书的裁量采纳机制,本质上是人民法院对于专家法律意见书作为广义当事人陈述这一证据类型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进行裁量判断并予以认证的过程。构建专家法律意见书裁量采纳机制,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相统一,对于我国逐步由参与到主导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程序规则同样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6.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颁布,在新中国仲裁法律制度的建设道路上树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它意味着: 第一,中国没有统一的一部仲裁法的时代已经结束。在仲裁法颁布之前,不仅在解放前,中国没有一部统一的仲裁法典,就是在解放后四十多年里,我国也一直未制定和颁布过统一的仲裁法典。仲裁法律制度建设的成果,只是表现为若干个仲裁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中的有关仲裁适用的条文。立法形式上的不统一,使得我国仲裁法律制度内容在不同的法规或条例中出现了一些不完全一致的地方,导致了某些相同或相似纠纷的仲裁,在适用不同的法规或条例时结果不完全一致的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颁布,使得我国有了一部统一的仲裁法  相似文献   
107.
20 0 2年 6月 15日 ,由湖北省政治学会举办、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暨湖北省行政学院承办的“市场经济与政府权力理论研讨会”在汉口万松园召开。来自省内高校及科研单位的近 5 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武汉大学谭君久教授主持 ,湖北省委党校副校长顾杰教授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词 ,学会会长刘德厚教授作了主题报告 ,学会副会长徐勇教授介绍了在德国出席“东亚和东南亚政治改革与民主化进程中的话语研讨会”的基本情况。与会代表围绕“市场经济与政府权力”这一主题 ,展开了热烈而又坦诚的讨论。现将与会者提出的主要观点 ,综述如下 :一、关于市…  相似文献   
108.
乡村组织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叶长卫·叶剑锋乡级机构是我国政权系统中最基层组织,村级组织是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践中,乡级组织往往把村级组织视为自己的下属机构,二者存在相当程度的行政联系,许多任务需要村级...  相似文献   
109.
<正> 我国现行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市)卫生行政管理机关管理的三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全权负责本地区的医疗事故鉴定工作。这种医疗事故鉴定体制是根据国务院1987年6月29日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卫生部发布的《关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若干问题的说明》而建立的。经过十几年的实践,这一鉴定体制的弊端已充分显露,其结果便是直接导致鉴定结论的失真。由此而引起的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卫生行政管理机关与患者及其利害关系之间的纠纷屡见不鲜,已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信誉,阻碍了我国医事法律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0.
网络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和多元化使网络空间多种思潮和"主义"相互激荡,主流意识形态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这要求我们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在网络空间的拓展研究,把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增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意识形态话语权一般由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载体、话语效果等四要素构成。网络空间中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执政的权威性、理论的真理性、价值取向的人本性、表达形式的有效性、多元思潮的借鉴性,等等。加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从推进主体维度看,党要牢牢掌握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从夯实基础维度看,要夯实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根基,确保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现实性与科学性;从方法与策略维度看,要创新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达方式与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