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4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6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人格权的两种基本理论模式与中国的人格权立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人格权的基本理论上存在一元论与多元论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模式。一元论认为只存在一个统一的人格权 ,它以概括的统一的人格利益为客体 ;多元论认为存在一系列具体的人格权 ,它们以具体的典型的人格利益为客体。一元论在实现概括保护人格利益的同时 ,导致法律规范的不确定性以及过于依赖司法个案判断 ,多元论能够在克服这些缺陷的同时 ,借助于民法其他制度实现对非典型人格利益的保护。中国的人格权立法应该采用多元理论模式。在民法典中采用多元理论模式的人格权立法时单独设立人格权编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2.
薛军  隋殿梅 《中国检察官》2003,(5):66-66,72
2002年10月初,我院民行部门受理了一起不服法院审判的担保合同纠纷案件。申诉人自称是村委会付主任,一九九九年经村委会研究决定:村委会主要成员提供个人存折担保贷款,用于向乡里交纳税款,担保期限一年、申诉人将存折交到信用社,信贷员说明担保期限一年;事隔数日,信贷  相似文献   
13.
14.
“典当”,是抵押人以一定价值的财产为担保,向抵押权人进行借款的商业金融活动,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说是一种抵押品的交易活动。在旧中国,大型典当曾有典铺、当铺之分。前者不仅接受动产,还接受不动产作抵押品;后者只接受动产作抵押品。按“典当”包含的内容,又分为典、当、按、押、质、代六种,典是业中规模最大者。我国的典当起源于春秋汉魏,到了唐代,典当经营成为商人敛财的一种手段。在欧洲,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以土地作抵押的形式,称为有赎回权的买卖。当今,在发达的经济大国日本,仅东京一地就有当铺近千家;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苏联,许多城市也都有政府开设的当铺。由此可见,“典当”在世界各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经营方式。近年来,在我国销声匿迹30多年的典当又在各地陆续恢复、开办。成都、福州、温州、牡丹江、抚顺、沈阳、上海等城市相继开办“当  相似文献   
15.
利他合同的基本理论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军 《法学研究》2006,(4):116-126
基于“不得为他人缔约”的规则,罗马法上不承认利他合同。欧洲共同法时期受自然法学思想的影响,承认了利他合同,但以第三人的接受作为前提。因为其在实践上的缺陷,这一理论逐渐为新理论所取代,直接承认合同可以对第三人产生效力。建立中国法上的利他合同制度,不宜通过对合同法第64条的解释来实现,而应在完整借鉴大陆法系利他合同理论的基础上,在未来民法典中通过立法的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薛军 《法学研究》2012,(1):50-52
作为"法学研究转型"系列研讨会之一,本刊编辑部与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民法室、湖南大学法学院、湖南大学罗马法系研究中心于2011年10月在广西联合举办了"中国民法实证方法学术研讨会",与会者主要为民法学界的中青年学者及法律实务工作者。从会议讨论情况看,民法学界的中青年学者就实证方法之基本内涵尚未达成共识,对实证方法之基本认识与基本态度以及开展实证研究之经验各异,因而就传统法教义学与实证研究之关系亦有不同看法。虽然样本有限,但部分解释了民法实证研究不彰的原因。本刊撷取部分有代表性的观点,以笔谈的形式刊发,供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连城市发展战略演进及未来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军 《大连干部学刊》2008,24(10):11-15
大连城市发展战略的演进史,集中反映了这座城市三十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史。三十年中,大连发展战略经历了萌芽、成形、完善、创新和提升等不同阶段.实现了螺旋式的上升和发展.体现出鲜明的大连特色、浓郁的时代特征、生动的愿景表述和继承与创新的较好统一,每个战略都对各个时期城市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进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今后一个时期.大连要在国际化、现代化进程中取得更大优势,应突出个性化战略、创新导向战略、高端国际化战略、生态化战略和城市中心化战略,努力建设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软件信息和物流中心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18.
19.
十八大报告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强调改革开放,提出改革开放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习近平同志在广东视察时又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着。深化改革包括很多方面内容,我认为,在今后一个时期,应把社会体制改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十年社会建设成效显著。2011年与2002年相比,就业新增人口超过1亿人,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1.8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障人数翻一番,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人数增长近一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