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法律   20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发挥判例机能的路径探析--从改革裁判文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国鹏 《河北法学》2001,19(3):106-109
判例的机能在大陆法系国家日益受到重视.作为判例载体的裁判文书改革是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制作一份适合我国司法实际及法律环境的裁判文书,经权威机构依一定程序上升为判例,再指导司法实践作为裁判依据,这不仅对法律自身的完善,而且对社会正义司法的实现及司法改革的推进皆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王某是某市主管工业的副市长,该市一家民营企业因其一污染严重的项目未通过环保部门审批不能开工,该企业董事长张某便通过王副市长妻子宋某(退休小学教师)的妹夫李某(餐饮店老板)请托王副市长批条子,经李某从中斡旋后该项目上马。该企业为感谢王副市长的鼎力相助,张某邀请李某加盟该企业,无需出资即享有10万元股份,  相似文献   
13.
基本案情刘某,中共党员,曾任某县县委书记、某地级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2001年退休。刘某担任该县县委书记长达8年,该县的现任主要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多是刘某的老部下,刘某在该县仍有很大的影响力。2002年9月,望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  相似文献   
14.
不能犯在我国又称为不能犯未遂,一般认为是指行为人已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但由于对有关犯罪事实的认识错误,而致行为不具有达到既遂的可能性,因而未达既遂的犯罪形态。据此不能犯是与能犯未遂相对立,作为犯罪未遂的一种类型而存在,其行为均构成犯罪。然而,对不能犯均是犯罪这一传统观点,笔者有一些不同看法,在此讨论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其重要内容。到建党100周年时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是今后党内立法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基石,是构建制度笼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整个制度笼子的核心,是依规管党治党、依法治国的题中之义。党内立法工作必须紧跟党对形势的判断和任务的部署,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  相似文献   
16.
许国鹏 《理论探索》2011,(4):136-138
倡导能动司法是现实的选择,这是因为能动司法是社会转型期应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有力手段,有利于提升司法的社会认同度和法律价值的实现,还有国外的成功实践作为重要参照。反思当前我国的能动司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未能正确把握能动司法,盲目强调司法调解结案率,以非审判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在贯彻能动司法的过程中,一些司法工作机制的创新探索需要加以引导;以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为指挥棒,赋予法官过大的自由裁量权。坚持正确理念,恰当实现能动司法的价值,应正确认识能动司法的内涵,走渐进式道路,提高法官的职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许国鹏 《法学杂志》2005,26(1):76-78
法官的作用在疑难案件中突显。如何解决疑难案件,是诸多法学家探讨司法职能的切入点。公正及时地解决疑难案件对拯救法律不确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加强判例研究 实现法治理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律与所有有机体一样,都应随着社会环境的更易而变化,并在变化中求得生存与完善,否则不免会陷于僵化,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判例作为法院适用法律进行利益衡量和价值判断的结果.既是立法的必然产物,也是法官对社会需求的答卷。它贯穿于立法、执法、司法的法律运作全过程。加强“判例”研究,无论对法制建设还是对法学理论的完善都大有裨益。因此,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判例研究不足的现状,就判例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如何研究略陈思考所得。 一、判例在两大法系中的地位及其社会作用 在普通法系,传统观点认为判例法是法律的主要渊源…  相似文献   
19.
许国鹏 《河北法学》2011,29(4):90-94
宪法作为固化革命成果的重要载体应延续革命期间培养的精神,确保公民参与公共事务、追求公共幸福。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选举法》和《代表法》有利于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须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宪政体制和权利保障体系,消除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障碍,真正实现共商国是、共谋发展、共享成果。  相似文献   
20.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经合组织),是发达国家政府间的经济协调组织。其开展反贿赂工作的基本理念是,将反对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从事贿赂行为与经济交往挂钩,对反对贿赂行为不利的国家,在经合组织内部适当配以经济措施施加影响。1997年12月17日,经合组织签署了《关于反对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贿赂外国公务人员行为的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