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45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6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5篇
法律   316篇
中国共产党   358篇
中国政治   486篇
政治理论   135篇
综合类   18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第八次大规模的机构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顺利完成,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业已建立。本轮机构改革呈现了诸多亮点,其中,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更深层次地探索党政机关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格外引人注目。随后,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也规定了“党政双合”改革的主要形式和内容。“党政双合”改革首次出现在党代会报告中并以党内法规的形式予以明确,标志着新时代我国党政关系将进入一个新的高度。在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探索党政机关合并合署改革要在改革标准、顶层设计、职责分工、于法有据等方面统筹考虑,科学设定党和国家机构,既要做到定位准确、合理分工,又能增强合力,发挥综合效益,通过改革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82.
《劳动合同法》是继《劳动法》之后,关于改善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文本。随着经济增长趋于平缓,关于《劳动合同法》的修订和废止问题再次引起理论界的深入讨论。文本从经济理论研究的角度对《劳动合同法》执行中关于灵活用工问题、劳动力成本和劳动生产率三个主要经济争论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劳动力成本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并不会对员工工资产生显著影响,也不会显著影响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83.
网络平台就业对劳动关系的影响机制与实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网络平台依托互联网技术高效配置信息,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带来新的就业岗位,形成网络平台劳动力市场。在经典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基础上,本文提出工作场所分割理论来解释网络平台就业对劳动关系的影响机制,并借助中国和美国对网络平台就业的调查结果,从就业收入(小时工资)、工作时间以及就业满意度等方面分析网络平台就业的劳动关系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平台劳动力市场突破了工作场所劳动力市场岗位创造的局限性,两类劳动力市场具有互补性。平衡网络平台就业的灵活性和劳动关系的稳定性是分享经济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这依赖于强化行业工会治理能力,以对新型劳动关系的广覆盖重塑工会对劳方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84.
85.
作为一种政府治理机制类型的典型治理,是在党和政府执政实践的历史经验和现实体认基础上生发而成。从机制比较的中观视角看,典型治理回应的是科层失灵的组织命题,其理论底色贯穿了"科层-运动"共生式国家治理逻辑的不同侧面,展示了一种独特的混合治理方式。以此为理论基点,通过细致剖析典型治理的治理结构和运作逻辑,揭示了行动主体的互动方式和行为策略,完整阐述了典型治理的理论构型过程,勾勒出治理结构的内在轮廓。独特的治理过程激发了典型治理作为非制度化手段的多重效用,在弥补锦标赛理论不足、加速创新扩散和缓解行政惰性等方面功能性显著,但动员式内核由于受政治权威影响较大,当考核体系出现漏洞以及形式主义抬头时,典型治理的可持续性难以保证,治理资源的分配会出现失衡,甚至产生虚假典型和合谋典型等异化表现。最后,共享的科层研究议题搭建了典型治理同其他政府治理机制比较的桥梁,以典型治理为核心的理论谱系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前者基于共性和特性指征的理论分析边界,有利于深化对我国政策执行过程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86.
87.
本研究借助国家统计局和妇女联合会的调查数据,对比了中国不同性别城镇劳动者在有酬劳动 时间和家务劳动时间分配上的差异特征,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了影响女性群体时间选择偏好的主要因素。 结果表明,在中国女性城镇劳动力者中,显著存在着“第二轮班”现象,即不仅参与有酬劳动,而且负担了很 大比重的无酬家务劳动。同时,教育、职业和收入等因素对不同性别劳动者时间分配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从中共泉州特支到泉州中心县委的革命斗争史》一书终于和读者见面了。它忠实地记录自1927年1月中共泉州特支建立,到1949年9月中共泉州中心县委与中共福建省委第五地委胜利会师的组织沿革,客观地反映其在22年的民主革命斗争中,带领人民群众前仆后  相似文献   
89.
许春华 《检察风云》2013,(20):10-13
中国是“礼义之邦”,讲究人睛往来、礼尚往来,这自然无可厚非,也属于人之常情。但不幸的是,在历史的演变中,人情和礼义也常常出现“基因变异”,导致人睛变味,礼义变质。当下,尤其要警惕的是人睛往来中“夹带”礼尚往来中“掩藏”着的腐败。通常,人情往来中的腐败,主要发生在传统佳节,因为这往往是国人传统中礼尚往来的高峰,一些人以过年过节人情所需这种传统习俗为借口送礼,  相似文献   
90.
法律存在的价值在于解决社会生活中已经发生和可能发生的问题。信息网络传播权在我国立法中出现,从一个角度折射出社会对法律的需要以及法律负有必须对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作出回应的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