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65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2014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通过实地调研,我们欣然发现,江苏连云港市厉庄镇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充分体现了现代农村建设的要求和趋势。在农业生产方面,厉庄镇牢牢把握生产、投入、运营三个要素,做好“三化”文章:一是生产高效化。根据山区资源特点,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种植培育高  相似文献   
32.
2004年,领导干部关注的问题很多,检视一年的历程,回顾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理论热点问题,对我们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社会发展进程,搞好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无疑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33.
领导干部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对中国社会形势的看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准确把握和科学预测中国社会形势的发展,了解各类领导干部对中国社会形势发展的基本看法,2003年10月,“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对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的部分地(厅)级和县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39份,回收有效问卷116份,有效回收率为83.5%。这次调查的样本分布情况是:(1)所处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占33.6%。中部地区占37.9%,西部地区占27.6%,没有回答的占0.9%。(2)职务级别:地(厅)级占75.9%;处级(被…  相似文献   
34.
基层组织是党派的细胞,也是党派发展的基础。而基层组织活动则是融合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以及参政议政于一体的基本载体。开展好组织活动是加强党派建设,增强组织吸引力、感召力、战斗力和凝聚力,强化政党功能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广西民建基层组织工作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努力探索适应新形势下适合民建特色的基层组织工作新方法,为推进会的自身建设和促进多党合作事业奠定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35.
处在改革和转型期的中国,政策的作用更加突出,可以说政策引向哪里,富裕群体就可能产生在哪里在中国怎样才能获得财富?怎样才能迅速积累财富?获得财富的条件是什么,有没有规律可循?怎样才能更好地  相似文献   
36.
1998年即将过去,这是极不平常的一年。怎样评价和把握这一年我国的社会形势及其未来走势,这是许多人都在思索的问题。前不久,我们对中央党校部分学员进行了一次社会形势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概括如下:(一)对社会形势的总体评价对社会形势的总体评价,仍然使用社会...  相似文献   
37.
谢志强 《团结》2007,(6):33-36
在现阶段的中国,为什么提出来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注意不够,二是发展不力。这里面一个是认识问题,一个是行动问题。由于对社会  相似文献   
38.
当下可谓是个拼爹时代,知名的、不知名的逆淘汰屡见不鲜。比如,萝卜招聘冒名顶替我爸是李刚……破坏社会公平、公正的咄咄怪事层出不穷。所谓逆淘汰,简言之,即指坏的淘汰好的,劣质的淘汰优胜的,小人淘汰君子,平庸淘汰杰出等现象。与此同时,学者于建嵘提出社会逆治理现象:治理目标和措施与效果反向。为何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逆淘汰、逆治理、逆调控等逆向机制层出不穷,乱象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深刻根源?  相似文献   
39.
官场"忽悠"的实际情形千变万化、举不胜举,只重形式、热衷口号、走过场不求实效等官场"忽悠"形式,无不表现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不良倾向,长此以往,必然会给党的事业带来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40.
近年来,二线城市之间的"抢人大战"愈演越烈。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流入二线城市的人才能够安心在城工作,中央政府要加强和优化对经济资源、人才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工作,地方政府应不断探索满足人才之"高级"需求的有效措施,真正让人才"把心留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